首页 句子 巴金简介及代表作品38句集锦

巴金简介及代表作品38句集锦

巴金简介及代表作品

1、1928年12月,巴金回国,定居上海,抗战爆发后,投身到抗日救国斗争的洪流中。他曾和茅盾一起创办战时联合刊《呐喊》(后改名《烽火》),并担任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编委。

2、故事梗概:蕙的灵柩停在庙中已经一年多,她的丈夫忙着续弦,根本没想到要让她入土为安。在觉新与觉民的“威胁”下,蕙才得到存身之地。她糊涂的父亲又将儿子枚推入火坑,枚才十七岁,就有了肺病的迹象,父亲周伯涛不愿承认儿子有病,却忙着给他娶了冯家的小姐为妻,两人感情不错,但妻子脾气很大,枚夹在她与长辈间受气,婚后不久就因病去世,留下新婚的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儿。

3、「我活着,不是为了自己。我写作,也不是为了自己。若干年前我决定继续走文学道路的时候,曾在我心灵的祭坛前立下这样的誓言: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送温暖的人。」(巴金语)相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巴金先生的作品会继续成为时代进步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为更多读者带来温暖与启发。

4、陈子善认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对巴金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他的创作是不完整的,他的翻译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巴金曾翻译匈牙利作家尤利·巴基《秋天里的春天》,继而创作了《春天里的秋天》。

5、  《讲真话的书》囊括巴金先生1977年以后的全部作品,有针砭时事的杂感,也有追溯自身创作经历、怀念文艺界好友的回忆录,更多的是始终念念不忘自身乃至全部国人遭遇过的文化缺陷,秉持“讲真话”、“写真话”的原则敲打自身的灵魂,敲打民族的灵魂,可以说达到了巴金先生晚年文学和思想的新高峰。

6、胡景敏,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巴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巴金研究》(2010年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7、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8、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

9、新书︱朴实厚重还原历史——《点滴》2016年第5期和第6期内容精要

10、新中国成立后的16年间,巴金先后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务,写出了近80万字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并翻译了屠格涅夫、高尔基等作家的作品。从1978年底起,他开始写作记录自己“随时随地的感想”的《随想录》。

11、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12、二哥觉民:拒绝家里的安排,逃婚而坚定地与琴在一起。

13、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以及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14、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了好些大的变化。

15、  有一个时期我和她每晚临睡前要服两粒眠尔通才能够闭眼,可是天刚刚发白就都醒了。我唤她,她也唤我。我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啊!”她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要坚持下去。”

16、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了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17、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

18、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吧。

19、巴金一生中到底掌握了多少门外语?陈思和曾向巴金的儿子李小棠求证,得到的答案是十五六种。周立民说,“说不好巴老到底懂多少种外语,也不能量化来算,但是总会冒出惊喜。”

20、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21、1941年,《家》被第一次拍摄成电影时,恰好适应时代需求,鼓励青年人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寻找自己人生的出路。因此,当年的电影《家》在上海曾经创造连续放映两个多月的奇迹。

22、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

23、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24、在屠格涅夫的笔下,男人大多软弱,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女人热情而勇敢。陈思和提出,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的周如水和张若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屠格涅夫的启发。“软弱的周如水跳黄浦江自杀,巴金透露这是根据朋友的遭遇写的,但我觉得更大一部分是从屠格涅夫的著作里演变过来的。”

25、周立民说,“每个作品可能都有他很多生命的小秘密。他(巴金)反复读的东西,必须自己把它译出来,变成自己的译作,喜欢的东西要长成自己的肌体。”

26、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27、 △1941年巴金与妹妹及侄女、侄儿们合影

28、《巴金代表作(上下)》主要内容包括:《家》、《寒夜》、散文。《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写了一个小公务员的生死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并通过他揭示了旧中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29、1954年9月15日—29日,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0年4月,散文集《赞歌集》出版;同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1979年12月,杂文集《随想录》(第一集)出版。1982年10月,《随想录》(第三集)出版。

30、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31、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象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

32、巴金先生晚年创作的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自己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33、过了一会儿,一个黑暗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

34、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上海交通大学文明办副主任沈丽丹、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d委副书记王喜芳、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宋续明、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巴金故居副馆长吕争出席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赵恺主持。

35、《灭亡》是近代作家巴金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灭亡》既表达了对杜大心为理想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的赞赏,又说出了作者内心对杜大心行为的“反对”态度,还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无比憎恶的心情。在书中,作者写出了一代小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反抗、追求和牺牲精神,表现了他们的爱与憎、快乐与痛苦。

36、  这些作品放在一起之所以成立,在于它们贯穿始终的强烈的反思意识。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巴老历经了最深的苦难,看着妻子承受红卫兵的铜头皮带并最终逝去,但是他在这些文章中并不着眼于控诉,他也承认自己曾经真诚地参与过历史的荒唐:“最可笑的是,有个短时期我偷偷地练习低头弯腰、接受批斗的姿势,这说明我是心甘情愿地接受批斗,而且想在台上表现得好。”当然,他也很快醒悟过来,醒悟之后是更深的恐惧——他意识到,再不可思议的谬论也有可能被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发自内心地接受,而当这种“真诚的荒谬”遍及全社会,那只能是人类的灾难。

37、大哥觉新:顺从家里抛弃了梅表妹,与瑞珏结连理;梅却因此展开受虐、离婚命运,两人皆遗憾。梅稍后病死,瑞珏也在城外生产后过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