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故事100字
1、就算全世界都不爱你,至少你还可以自己爱自己。
2、声,不就是因为有耳朵吗?把耳朵堵住,钟声不就听不见了吗?于是他找了两个烂棉花团儿,把自己的耳朵堵得死死的,然后,就放心大胆地砸起钟来。
3、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这种现象是中国人民所不能忍受的。硬要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事实的真相,每个人民心头是雪亮的。”
4、有四个解释,第一个是指我们的耳朵、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第二个是“木耳”、“银耳”等形状长得像耳朵一样的菌类。第三个解释是听说,耳闻。第四个解释就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如指“耳房”。同学们可以看看这张图。
5、小偷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里去。可是这口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搬不动。他绕着大钟走来走去,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6、文章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
7、春秋时,楚平王听信大臣费无忌的谗言,要杀害太子的师傅伍奢和他的儿子伍子胥。太子连夜告诉了在樊城做守将的伍子胥。当第二天费无忌的儿子来骗伍子胥回都城时,伍子胥将他痛打一顿,说:“如果不是太子告诉真相,我就被骗入天罗地网了。”
8、⑨“况”(huàng)然:“况”地;况,拟声词,形容钟声。
9、春秋末年,大将范吉射一家因被追杀,只好逃离晋国。一天,有个人在范家的门口发现了一口钟,很漂亮,于是便想要把它偷走。可是钟太重了,他根本不能背走它。过了一会儿,他想出了一个主意:钟不是太重吗?那就把它敲碎,一块一块地搬走不就行了吗?于是,他很得意地找来一个铁锤,用尽全身力气砸向大钟。“当——”,钟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响声。因为这钟是铜浇铸而成的,自然是一点也没破损。他又猛力砸了一下,钟仍然发出很大响声,只稍微晃了几下,完好无损。这时他突然意识到,如果再继续砸下去,这“当当”的声响被人听到,就偷不了钟了。他自以为聪明,又想出了个办法:捂住自己的耳朵再砸。这就是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这则成语讽刺了这种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那么为什么后来钟变成了铃呢?这是由于在古时,钟和铃都是乐器,所以后人将“掩耳盗钟”演变为“掩耳盗铃”。
10、开诚布公 (kāichéngbùgōng)以诚意相见,坦率无私地表示意见。
11、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12、原文如下(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13、(释义)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14、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小偷,这个小偷很笨。一天,他想要偷别人的铃铛。可是,铃铛是挂在大门上的,而且只要一碰就会铛铛铛地响。怎么办呢?于是他想:我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铃铛的声音了吗?这真是个好办法呀!
15、 有一天,他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这只铃铛制作的非常精美好看,一看就是很贵重的东西。
16、小智说:“妈妈,这难道不是告诉我们,偷东西是不对的吗?”
17、落寞、寞落,皆是寞,都已落。差错、错过,皆是错,都已过。
18、古时候,有一个聪明人,看到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漂亮的大铃铛,心里十分喜欢,就想把它据为己有。一天晚上,他借着皎洁的月光,蹑手蹑脚来到这家门前,伸手想去摘铃铛。可是他又一想:我用手去碰铃铛,它就会叮当、叮当地响起来,声音惊醒主人,我就会被抓住,这可怎么办呢?还是不偷了吧。可是那个铃铛真是漂亮,要是能挂在自己家该多好啊!我又实在舍不得放弃这个漂亮的铃铛。于是,他冥思苦想,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铃铛一响,耳朵就会听到,如果耳朵听不到铃铛响的话,那不就不会被发现了嘛,我还怕什么呢。他想到这儿,心中十分得意。看看四处无人,正是下手的好时机。于是就大模大样地走上前去,用一只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伸另一只手去摘那个他朝思暮想的美丽铃铛。谁知,他刚刚碰到铃铛,铃铛就叮叮当当地响起来。主人被铃声引来,见到有人偷铃铛,便把他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