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古文名篇
1、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如果没有这样的连接,孩子要完成从无到有的突破,确是难乎其难。孩子的世界不是从零开始的,“与世界对话”课强调文本至上,必须在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本中找到可供孩子阅读、参考的文本,让他们看到江河奔流入海的样子,他们可以取一瓢饮,也可以挑一担回去。每个孩子的能力、造化不一样,得到的也会不一样。但让他们看见是第一步。
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3、《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两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3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5、《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6、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题东林书院门前对联)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8、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9、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10、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11、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12、李煜《相见欢》中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纷乱和难解的诗句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3、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一作:遥吟俯畅)
1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2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1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7、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18、白居易《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两句,形象描绘出农民冒着酷热劳作的情景。
19、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1、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2、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2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4、《庄子行于山中》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25、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26、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
27、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望国一作:思国)
28、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9、《蒹葭》第一章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了秋天水边的景色,烘托了主人公怅然若有所思的心情。
30、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
31、《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2、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3、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34、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7、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8、当孩子们在匆匆忙忙的旅程中写出这些文字,我相信他们已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支点,他们的母语不是流水账,不是百度词条,他们的母语是有光的,有声的,有色的,有味的。短短的几年间,光线、声音、色彩、气味……渐渐出现在了孩子们的笔端。这是他们与世界对话的副产品,却成了他们继续与世界对话的支点。想象力、审美力和思想力可以超越过去、现在和将来。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人悬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与世界对话,就是最终编织起这样的意义之网,将自己融入人类当中,“学会在语言中栖居”。
39、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0、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41、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2、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43、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访隐者不遇》
4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5、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6、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47、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an1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kan1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yong1也》)
4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9、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50、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51、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来写出旅途孤寂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2、善行,无辙跡;善言,无瑕謫;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神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53、《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4、韩愈《马说》中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55、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
56、《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7、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58、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形容桃花林优美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9、 声明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由高中学习资料精选(ID:gzxuexiziliao)编辑整理。
60、我曾读到过德国诗人格奥尔格的一句诗:“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3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忘不了这句诗带来的震撼,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一再抓住这句诗来阐明语言的本质。语言点亮世界,万古长夜,有了语言就如有了光。
61、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6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