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接不暇和目不暇接的区别
1、作为班主任,陈老师号召学生扩大阅读面,他给学生推荐了很多书目,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包括科技史、通俗哲学读物、成功者的励志故事……他还经常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视野明显开阔了,知识面也明显扩宽了。(应接不暇和目不暇接的区别)。
2、(出尔反尔 反复无常)都有“经常变卦“意思。异:前者偏重语言上的前后矛盾;后者偏重表现上的变化无常。
3、 谢明波老师寒假网络班开始报名啦!直播在线互动,气氛很high喔!错过直播也有录播,随时回放喔!还有颜值与实力并存超强版寒假配套教材,前300报名免费赠送教材!!!高一高二高三都可报名喔~
4、都有“没有办法”的意思。前者形容遇到问题拿不出解决的办法;后者指没有能力或力量去做好某件事或解决某个问题。
5、②人家给我们的已经太多了,我们哪能得陇望蜀,还想得到什么呢?
6、出处:《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倏往倏来,目不暇给。”
7、①他家做点小生意,向来安分守己,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8、(陈词滥调 老生常谈)都指常讲听厌的话。异: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不合实际,含贬义;后者指很平常的老话,没有新意,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属中性成语。
9、①依山而建的悬空寺,其建筑结构设计之奇特,工艺之精美,真可谓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应接不暇和目不暇接的区别)。
10、重点识记:莫衷一是&各执一词、目不暇接&应接不暇、迫不及待&刻不容缓、起死回生&死里逃生、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11、①旧中国国民d政府虽然也宣称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但是由于没有强大的海军,鞭长莫及,对于那里的一些岛礁并没有实行实际上的控制。
12、 在我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拿起相机,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寻城市中的那些________的古迹和古迹后面那些有韵味的老故事。
13、①教育是由有生以来,耳濡目染影响的,形成我们人一生的行为。
14、原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15、白鹭:一种水鸟,头颈和腿都很长,羽毛白色。
16、此二词都表示崇拜之意。但前者偏重崇拜;后者重在敬佩。比如:
17、“不胫而走”专用来指消息等传播很快,“不翼而飞”则多用来指东西突然不见了(有时也用来指传播迅速)。比如:
18、此二词只有一字之差,主要区别在“然”和“意”字上。“然”是正确的意思》“不以为然”就是不认为是正确的;“意”是心意之意,“不以为意”就是没有放在心上之意。比如:
19、(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
20、①个别国外政要诬蔑我国的人权问题,简直是信口雌黄,纯属无中生有。
21、(3)结合材料简述幼儿晕倒的正确急救措施。
22、②张总离开之后,公司的局面一发而不可收拾,乱得不能再乱了。
23、原文:晋王献之《杂帖一》:“镜湖澄澈,清流泻注,山川之美,使人应接不暇。”
24、此二词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但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比如:
25、此二词都有“不整齐”的意思。指人时,前者侧重指水平,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区别;指物时,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比如:
26、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多得数不过来。文中指榕树的枝干多,数不过来。
27、②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如果对社会生活熟视无睹,他就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28、目不暇给: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令人”后。
29、这里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的是河上的那棵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没加引号是因为鸟儿在那里生活得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一样,在作者心里,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
30、作者在文章第一部分里写“‘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在文章的结尾时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样写有什么巧妙的用心?
31、都有“意见有分歧、不统一”的意思。前者指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意见;后者指意见不各自坚持一种说法。
32、①这一惨绝人寰的浩劫,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33、一字之差使这两个词意思产生不同:“一发而不可收”指行为动作开始之后便控制不了,停不下来;“一发而不可收拾”则专指结局更加无法整理。比如:
34、②陈寅恪教授的议论与识见,有些异常精彩,堪称不易之论。
35、(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目光如鼠)形容人行为鬼鬼祟祟、眼神奸猾。
36、(山香讲师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言之凿凿”形容说得非常真实;“信口雌黄”比喻不顾实际,随便乱说,不真实。两者都是成语且为反义词,是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中“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意见;“讳疾忌医”比喻害怕别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两个都是成语,而且是反义词,符合题干的逻辑关系。B项中“刚愎自用”指十分固执,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两者没有什么关系,不符合题干的逻辑关系。C项中“目不暇接”形容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两者是近义词,不符合题干的逻辑关系。D项中“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两者是近义词,不符合题干的逻辑关系。故正确答案为A。
37、(更新「应接不暇/目不暇接」与「不知所措/不知所云」于 20
38、(不负众望)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39、白话释义: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也说目不暇给(jǐ)。
40、(阿谀逢迎 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之意。异: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趋炎,迎合权势(炎:势,比喻权势),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41、(山香讲师解析)2岁以内的婴儿正处于各种感觉器官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主要是通过看、听、摸、抓握等感觉运动来认识事物,应为他们提供发展感觉运动的玩具。如各种彩球、彩带、塑料娃娃、塑料动物等有助于发展婴儿的视觉和触摸觉;能发声的摇鼓、音乐盒有助于发展婴儿的听觉;能抓握的软塑料玩具、橡胶制品,可发展婴儿的触摸觉等。在婴儿时期也应提供一些娱乐玩具,如不倒翁、小熊打鼓、小猴爬杆等,以引起儿童快乐的情绪。
42、②伪满时,我和长锁爹一起被日本宪兵抓去当劳工,朝夕相处,患难与共。
43、在幼儿的阅读经验中,属于前图书阅读经验的是( )
44、(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45、A.无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较差
46、记得时时复习哦,点击下面文字跳转昨日成语打卡:
47、正当大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年幼的曹冲想出了用船称象的办法。
48、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翱翔,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不愿回家。
49、意思是按自己的心愿做事。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50、此二词都有“消息让人吃惊”之意,其区别是:“骇人听闻”指真实的事情,“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的事情。比如:
51、虽然二词都有“莫及”二字,但意思完全不同。“鞭长莫及”借指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则比喻远远落后。前者有无法管理之意,后者指无法追及。比如:
52、(风言风语 流语蜚语)都表没有根据的话。异: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53、(大吹大擂 自吹自擂)都有吹嘘之意。异:前者吹嘘的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后者仅指自己。
54、①谁能想到这个道貌岸然的市长,在背地里居然给他的情妇下跪。
55、②经过调查组一段时间的考查,发现马显明不孚众望,很多人对他都有意见,并不能带领当地群众脱贫奔小康。
56、《山居秋暝》: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下笔说是“空山”?
57、释义: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目前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58、(鹤立鸡群 出类拔萃)都有“超出同类”的意思。异:前者多着眼于体态、仪表等方面,后者多着眼于品德、才能、学业等方面。
59、(别具一格 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60、目不暇接:暇:空闲;接:接收。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
61、②王大伯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当年打鬼子的故事,我们都听得入迷了。
62、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