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文言文名句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2、荒淫无道的昏君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褒姒虽然生得极为美丽但同时她也冷若冰霜,褒姒自从入宫以后一次都没有笑过!!
3、周围的人看到商鞅诚信的遵守约定之后,都叹气后悔,后悔自己没有早点站出来搬木头!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5、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鲁侯乃献岑鼎。
6、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译文:才能 是品德的资本 而品德 是统帅才能的。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9、译文: 从前,齐国攻打鲁国,要索取鲁国的镇国之宝-岑鼎。鲁国国君悄悄地换了另外一个鼎献给齐君,并向齐君请求订立合约。齐君不相信鲁君会把真的岑鼎送来,便提出:“如果柳季说这是真品,那么我就接受它。”鲁君只得去请求柳季。
10、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11、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12、13)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左丘明《左传》
13、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意思是:指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出自《论语·子路》。
15、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战国子思《礼记·中庸》
1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17、荒淫的周幽王为了博取自己喜欢的美人褒姒一笑,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是效果都不甚理想。
18、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
19、④实在;确实。《邹忌讽齐王纳谏》:“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0、渔夫问他:“我救你的时候你亲口许诺给我一百两银子,可是现在只给十两,这恐怕不合理吧?”商人马上变了脸说:“你是个打渔的,一天能有多少收入?现在一下子得了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很不高兴地走开了。
2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篇》
22、译文: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23、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第二十三章》
24、释义: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讲话不守信用的人,他的行动就不会果敢。
25、3)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子
26、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27、11)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28、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29、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出自:《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解释: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30、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31、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32、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33、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34、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
35、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36、⑤果真;如果确实。《屈原列传》:“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37、11)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荀子诚信的古文名言(3)1)君子于信,义不食也。《易经》
38、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
39、译文:意志不坚强,智慧就不会有高境界,说话不诚信,做事就不会有好结果。
40、③真实;真实的。《史记·扁鹊列传》:“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
41、曾子说道:“绝不能因为孩子小不懂事就欺骗他,小孩子不懂事是会受父母影响的,他们只会照着父母的样子有样学样,听从父母的教导。你如果欺骗他,那么他就会从你这里学会骗人!再说,做父母的欺骗孩子,父母在孩子心中将不再可信,这样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
42、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打酒宴。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43、15)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清代学者王永彬
44、最后,周幽王竟然听信了佞臣虢石父荒唐的意见:无故点起了镐京附近二十多座烽火台!!
45、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期行》
46、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译文:说话要诚实守信,行为要忠诚正直
47、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