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王夫之名言71句集锦

王夫之名言71句集锦

王夫之名言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2、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3、王夫之指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质有不齐”,有刚有柔,有敏有钝;“志量不齐”,有大有小;德性不同,有优有劣;知识不等,有多有少。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施教,即“因人而进”。

4、若思吾之当哀而哀焉,是以哀为不得已,而聊相应酬,吾恐其有声而无泪,有泪而不生于心。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大意: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这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向他学习;对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

7、   源:指江河的源头。流:指下游的水流。形:指实物的形状。端:端正。这两句大意是:如果源头干净,那么下游的水流就会清澈;如果实物的形体端正,那么它的影子就会正直。这两句以自然现象隐喻做人的道理。

8、1人贫穷的时候会成为国家、社会、家庭的负担。

9、没有危机意识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危机,21世纪最大的陷阱就是满足现状。

10、大意: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这句话说明,做任何事,不能只是听别人说,还要亲自去看一看,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11、《物种起源》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列出了一张婚姻利弊清单,最终他决定向表妹爱玛韦奇伍德求婚。他们两人婚姻美满,膝下有十个儿女。1839年两人结婚的前几天,达尔文在给爱玛的信中写道:

12、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13、译文:多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这是孔子关于如何待已待人的原则,他认为只要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怨恨,增加和睦。

14、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 王充 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 赫拉克利特

15、1假如顾客不断地提到价钱问题,表示你没有把产品真正的价值告诉顾客。记住,一定要不断教育顾客为什么你的产品特超所值。

16、曾国藩麾下第一幕僚赵烈文,对大儒船山先生王夫之非常崇敬。王夫之的名作《读通鉴论》在书局刻印过程中,他便零零星星地借来读过一遍,十分佩服船山的见事高明、议论深刻。

17、大意:人一定要懂得“礼”以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这句话表述了“知礼”的重要性,指出它与“恭敬”和“尊让”的关系。“知礼”是前提,“恭敬”是内心产生的反应,“尊让”则变而为行动。

1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19、在学与思的关系上,他认为两者不可偏废,而必须紧密结合。学与思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识愈是广博,思考就愈深远。思考产生困惑,必定会促进人们更勤奋地学习。众所周知,儒家历来重视学与思的结合,孔丘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夫之的思想显然是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刻地揭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所说的“学愈博则思愈远”,“思之困则学必勤”,是对学思关系的概括,可谓是至理名言。

20、大意: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21、历史睡了,时间醒着;世界睡了,你们醒着~洛夫

22、“纯甫,我知道你有难处。”曾国藩从“尽力办好”四字中,已知容闳的艰难,“老夫活了五十多岁,经事不少,知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困难之处,正可看作是激励和逼迫。”

23、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达到成功的,成功的背后一定有许多人在有意或无意识地帮助你,你要永远感激他们。

24、译文: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后人常借用松柏来称颂现实生活中不畏困难、意志坚定的强者。

25、王夫之反对在历史运动之外谈论“天命”、“神道”、“道统”主宰历史,主张从历史本身去探索其固有的规律,“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他说的“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过程,“理”,是体现于历史现实过程中的规律性。他肯定理势相成,“理”、“势”不可分,理有顺逆之别,势有可否之分。人们的历史实践有各种复杂情况,形成历史事变的复杂性,应当“推其所以然之由,辨别不尽然之实”,从“理成势”和“势成理”等多方面去探讨,才能阐明人类史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规律。

26、1成功者不是比你聪明,只是在最短的时间采取最大的行动。

27、年华似水,且看水中落花几许,烟波几处,而不是任其索然地长流。因而当两者之择其一时,生命的意义要比生命的长度,更加引人入胜。----《一色春》

2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9、夫君子之于道,虽无或疑之也,虽未尝不率循之也,而穷变通久以曲成夫道者。王夫之

30、出自《宋论·理宗》。(译文)君子的道,如果行得通就用来治理邦国,如果行不通就用来教育子弟。

31、王夫之指出:“王者之治天下,不外政教之二端。语其本末,则教本也,政末也。”认为治理国家不外乎政治和教育两大问题,其中教育最为根本。

32、乃居德于弘,则正心诚意之不讲,而天下之大本以遗;自谓无疑于道,则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迁于吾前者,具忘之矣。王夫之

33、还乡岂不见亲族,念此飘零隔生死。——刘商《胡笳十八拍》

34、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35、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36、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7、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惠特曼

38、(解析)C。本题考查德育的原则。德育的原则包括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其中,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题干中,“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学业没有能脱离了实践而成为知识的,这是必定无疑的,体现出知行统一原则的重要性。C项正确。

39、  ●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清·金缨)

40、1用公司第一名的营销代表做业务培训胜过于让他亲自做业务。

41、★上联犹说灿烂的古代文化促使我去开创新的局面。下联进一步抒怀,犹说为实现志向,愿将生命置之度外,求得文化意义上的再生。对联表达了王夫之先生的志愿:要总结批判传统儒家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思路。王夫之的这话前一句乃其毕生追求的写照,是说自己致力于儒家的学术研究,他一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了详尽的研读、评注和创新。后一句则为其贞苦悲愤的后半生之注脚。联语慷慨激昂,一种继往开来的豪情与胆识跃然纸上。

42、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

43、王夫之重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于“教者之事”,即为师之道,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44、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泰戈尔

45、★“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矣。”这是谭嗣同的话,他的变法维新思想,得益于王船山。王夫之终生未曾剃发易服,得以完发以终,是一个孤高耿介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稀有的具有高尚民族气节的人物。然而其思想学说的核心则是“继正开新,知行并进,经世致用”,极大地影响了邓显鹤、陶澍、林则徐、魏源、曾国藩、邹汉勋、彭玉麟、胡林翼、郭嵩焘、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黄兴、杨度、杨昌济、刘人熙、毛泽东等近代大人物。

46、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雨果

47、能够处理极为混乱复杂局面的能力,才是真正有用的学问。

48、译文:尽管道路漫长而遥远,我还是要为追求真理上天如地去探求。这是屈原表明自己决心的诗句。后人经常以用这两句诗,表达对真理和对事业不懈探索和追求的决心。

4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5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51、王夫之关于教育在人发展过程中作用的认识,是同其人性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王夫之认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之中。他提出人性“日生日成”的著名论断。

52、其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从知识的来源上看,原理、规律是从对事物的抽象而得来的,因此,应该是先有具体形器,后有抽象观念。道家佛家都把“虚无”视为无限和绝对,而将“有”视为有限和相对。王夫之认为这把相对、绝对的关系弄反了,在他看来,“有”是无限的,绝对的,而“无”是有限的,相对的。王夫之是这样论证的:人们通常讲无,是相对于有而言。就象相对于犬有毛而说龟无毛,相对于鹿有角才说兔无角。所以,讲“无”只是讲“无其有”。王夫之认为,废然无动、绝对的静即熄灭,这是天地间所没有的。王夫之说,“动而成象则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而趋行者动,动而赴止者静”。王夫之的这些话表明,静止里包含着运动,静止是运动在局部上的趋于稳定而成形象的暂时状态,所以静止的东西不是凝固的,而是生动灵活的。

53、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泰戈尔

54、世界上每个人都在完成两大积累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资本与信誉的积累。当你自认已完成这两大积累时,那你想要做什么都会成功。

55、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恩格斯

56、乃居德于弘,则正心诚意之不讲,而天下之大本以遗;自谓无疑于道,则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迁于吾前者,具忘之矣。

57、大意: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别人也会以你的快乐为快乐;对别人担心的事感到担忧,别人也会担忧你所担心的事。这句话表明,关心别人,对人对己都很重要。假如人人都能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别人的忧愁为忧愁,人与人之间会相处得更融洽。

58、大意: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59、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王夫之

6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61、译文:人一定要懂得“礼”以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这句话表述了“知礼”的重要性,指出它与“恭敬”和“尊让”的关系。“知礼”是前提,“恭敬”是内心产生的反应,“尊让”则变而为行动。

62、大意:终当要登上泰山之巅,到那时,看那周围的群山都显得矮小了。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是对志在高远的广阔胸怀的形象写照。

63、你若走了,苍穹倾塌,江山沦陷,生命也寂寥黯淡。----《小江山》

64、   规、矩这两个字的本意就是以前木匠用来校正圆型和方型的两种工具,规就是圆规,矩就是“曲尺”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用来劝诫人要自觉遵守条例法度。它的本意就是没有圆规和曲尺(就是矩)就没办法画出圆和方这两种图案。

65、王夫之说,“耳有聪,目有明,心思有睿知。入天下之声音研其理者,人之道也。聪必历于声而始辨,明必择于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岂蓦然有闻,瞥然有见,心不待思,洞洞辉辉,如萤乍曜之得为生知哉?果尔,则天下之生知,无若禽兽。”(《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篇》)

66、15: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67、兴许人都有不开心的经历,都有晦暗的孤独的日子,不过只要慢慢地,耐心地走下去,总会有人来到身边,这些人很善良,对我们很好,并且赋予了所谓晦暗,所谓伤痕新的意义。就像走过漫漫冬日,忽然得来的一色春意。----《一色春》

68、假如顾客在问有绿色的吗?你就不要回答有,而应该问:您是否需要绿色的?这样使对方便快的确认,也促进成交的速度。

69、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70、译文:源头干净,水流就清;身形正,影子就直。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品格高尚,清白无瑕,就能时刻把握自己,堂堂正正地做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