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道家思想十大精髓60句集锦

道家思想十大精髓60句集锦

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1、所以庄子就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一点,和儒家是完全不同的。儒家强调为学日益,说学习就要每天下功夫,增益你人生的智慧,而道家认为这个是错误的,要为道日损,就是要减少你的知识,减少你的欲望,减少你的社会活动,这样你才能无限接近于道。

2、至此,道家哲学基本解决了其关注的终极问题,达到了顶峰。

3、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4、所以儒家是现实的哲学,时候脚踏实地的入世哲学,而道家则是深邃遥远的追求精神的自由的出世学派。道家哲学中所含有的对立辩证、矛盾转化的思想,将道家的思想推向了中国思辨哲学的最高峰,这样的哲学就是与西方的哲学相比,他们是异曲同工的,而且是毫不逊色的。

5、但万物不管如何生息繁衍,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和气,离不开阴阳,也就是离不开道。

6、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可以简单概括为“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7、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8、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9、大意: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10、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

11、另外林杰老师教几个可以保健的开关穴位以及操作手法,非常实用。

12、在这个天地之间,植物把根扎在土里,动物脚踩着大地,这就是“负阴”。而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头都向着天,这就是“抱阳”。

13、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庄派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超过了诸子百家,也超越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这种影响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14、南阳方向:G40沪陕转至S38新阳至确山西站下高速

15、账号| 414011580000002367

16、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庄子·列御寇》

17、大意: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18、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9、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20、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22、这就是“二生三”中的“三”,也就是“和气”。

23、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24、联系电话:18031880087  李律师

25、这就是“二生三”中的“三”,也就是“和气”。

26、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27、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28、大意: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29、管理肿块的是阳气,解开心结,节约了阳气,身体就有力量去缩小肿块了。

30、老子曰: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31、扭伤的开关:手三里,这个穴位可以治疗脖子扭伤、脚扭伤等各种各样的扭伤。

32、「人最终是靠自己的生机和活力生活在宇宙大空间之中。」医生的作用,其实犹如驱散阴影的阳光,精神上引导患者往最阳光、最温暖、最能安心的状态走,形体上引导他气血的运行、肢体的位置回到和谐状态,帮助患者恢复自愈的本能。

33、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

34、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

35、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淫,是过度的意思。风寒暑湿燥火本来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本无所谓邪气,自然界的正常气候在恰到好处的时候都是帮助人体的。但放错了时间、地点,出现在错误的时空背景下,就成了邪气了。「非其时而有其气」,就会伤害到人体。

36、道教的长生思想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种修炼技法,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材料,与科学思想和神仙理论交织在一起,为我国的化学、长生学、医药学等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37、很多时候林杰老师不用肿瘤、癌症这些字眼,他会换一个词,叫它「肿块」。还是指的同一个东西,但是用「肿块」这个词,负面的心理暗示就没有那么强了,病人也就没有那么多恐惧。「恐则气下」,本来正气就弱,恐慌会进一步降低免疫力。人在恐惧之中,整个人是纠结、紧张的。

38、第三阶段以庄子为代表,他在老子对世界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不论世间事物怎样变化,只要忘记事物之间的界限,获得“无知之知”,都可以使人的心灵获得绝对的快乐。

39、         这里,有森林鸟兽花草精灵

40、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42、这其实就是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观点的依据。

43、即让心虚着,没有心事,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

44、周口方向:G36宁洛转至G4京港澳转至S38新阳至确山西站下高速

45、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对道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在当时似乎已成为一种集体现象,其范围远超人们的想象。当时西方出现的这股“道家热”以德国最甚。

46、一定要记住,现代医学经常强调的最坏的结果,只是无数种可能之一。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遇到了一些「大病」,在生活方式方面,林杰老师还有几点非常具体的建议:

47、大意: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48、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没有主观意志,他产生万物并推动万物的发展,并没有人命令它这么做,也不是道本身要这么做,道没有主宰,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所以按照道的法则,一切都要无为,只有无为才是有为。这种思想延伸到国家治理的领域,就是无为而治的原则。

49、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

50、大意: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

51、真正把病治好的,不是对面坐着的那位老中医,不是他用的那根针,不是他的按摩手法,不是我们喝下的那碗汤药,而是我们自己。

52、以前,我欣赏孔孟给我们带来的儒学,中庸之道是哲学的精典,更是教给了我们人类最精华的处世之道。儒、法之争,争了2000多年,孔孟曾经一次次被人推到故纸堆里去,又从故纸堆里抢救上来,争来争去,儒学仍然是占据了上风,成为统治者的至胜法宝。然而,真正让人们树立起道德的,还是道家的哲学。而道家的鼻祖,就是老子。

53、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54、“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

55、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56、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原因。

57、“反动”-事物的发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58、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

5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