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韫咏雪名句
1、注:谢道韫小时有“未若柳絮因风起”句,被叔父谢安赞赏,成为名句。
2、然而,聪颖的妹妹并不迷信兄长的才名。她觉得,以盐拟雪固然不错,但没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随风飘舞,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的根本特征。于是,针对兄长的原句,她作了大胆的修正:"未若柳絮因风起。"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4、曾几何时,谢道韫是那么的崇拜叔父谢安,只可惜受限于自己的女儿身,不能像他一样成就一番事业。但到最后,她凭着自己的才华和风度,倾倒了无数人,也成了与叔父一样的名士。(谢道韫咏雪名句)。
5、文本研读最深的功力就在细节处,《咏雪》选自《世说新语》,此书记载了东汉、魏晋时期一些儿童的智慧故事,体现了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智和良好的教养。江苏射阳周忠玉老师和她的孩儿们用朗读去发现《咏雪》中和谐的、有浓浓文化气息的家庭氛围;用辩论去比谢氏兄妹咏雪之才;用写作去感受一个文本中读不到的谢道韫。对于“雪”,神似的比喻比形似的比喻显得更胜一筹,隐含的文化底蕴更让这传神的比喻增添诗意。首先走进江苏无锡谢智慧老师的比喻妙解——
6、太丘:汉朝陈寔(shì),曾做太丘长。长,掌管。元方的父亲。
7、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8、周宏岩,男,38岁,本科学历。迁安市第三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九年级语文组备课组长,中学高级教师。1997年8月参加工作,一直奋战于初中语文教学第一线。2015年获评迁安市级第三批初中语文学段骨干教师,2017年获评迁安市第四批初中语文名师。
9、一零.寒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12、《村雪夜坐》(唐)白居易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13、谢道韫有了一个别名:“咏絮女”。之后,“咏絮女”成为才女的代名词。
14、师:多么智慧的古人,多么精彩的表演!现在,你们能看出作者对这次咏雪的评价了吗?
15、出自: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6、师:通过这一轮纠错读,同学们对这个故事的内容更熟悉、更清楚了。接下来我们要再来一个高级挑战!你知道吗,古人的文章其实是不带标点的,如果你来读古书上的这个故事,你还能够把它读准确吗?谁有信心来挑战啊?
17、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
18、师:大家知道得可真不少!的确,从《咏雪》小小的故事中我们就能窥探到这个东晋时期书香门第情趣之高雅。
19、谢安:(笑盈盈地看着晚辈,又望望窗外的大雪)你们看那窗外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像什么呢?
20、 二星级:背诵《咏雪》。在所学课文中找一句比喻句与“未若柳絮因风起”进行比较分析。要求:运用的“比喻三维评价标准”,300字左右。
21、 然而,仅凭这一句妙语应对,谢道韫还算不上“乘风破浪的姐姐”,何况她这时候还只是个未成年的少女。真正“乘风破浪”,还得看她后来的故事。
22、谢道韫到了适婚的年纪,嫁给书圣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
23、谢道韫长于诗文,刘孝标注《世说新语·言语》引《妇人集》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
24、师:古人讲的故事什么样?我们先请个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
25、从形似上来说,其实“撒盐空中”比“柳絮因风起”更胜一筹。从色泽上来看,呈白色的盐与呈灰白色的柳絮相比,更接近雪的白色。而在下落姿态上,柳絮在风中往往飞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和雪的飘舞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撒盐空中”的下落方式更接近些。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以“撒盐空中”来形容“白雪纷纷”,似乎比“柳絮因风起”更形象。这一点在人教版的教学用书上已有所说明。基于此,也有人认为,“撒盐空中”比“柳絮因风起”更好一些,毕竟,写物的基础是形似。
26、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
27、 春雨细、密的特点,朱自清先生把它比喻成“牛毛”“花针”“细丝”,读者一看就知道春雨的具体样子,因为两者的相似点要直观。由此可见,比喻的第二个特点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两者的相似点要直观。
28、她可真是个机智聪慧、文武双全、大义凛然的谢道韫,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才女!(射阳县初级中学七(11)班沈逸)
29、当然,她的故事还不止这样,剩下的以后再谈。(射阳县初级中学七(11)班樊晨)
30、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
31、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32、学习依据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古人诚信守礼、尊重他人的美德。
33、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4、译文: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漫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5、生:“内集”是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看出在家族里地位很高。
36、谢道韫真是文武双全啊!!!(射阳县初级中学七(11)班李越鑫)
37、师:今天,我们来读一个发生在东晋时期的故事——《咏雪》,一读题目,你能猜到文章要写什么吗?
38、纪映淮,明末清初女诗人,江苏南京人,字冒绿,小字阿男,诗人纪映钟之妹。这首诗应是其早年所作,因为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其夫抗清被戮,夫亡后始终守寡节孝,也绝笔不复作。
39、其实,“柳”在中国人心中,已成为某种意象,蕴含着特殊的感情。
40、"王夫人(谢道韫)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