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摘抄好句62句)

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摘抄好句62句)

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民国女神林徽因,用灵魂书写爱与希望,见证最绚丽的生命传奇。六十多年来,最畅销的文学经典。

2、第27部《明夷待访录》黄宗羲(明末清初1610-1695)

3、第30部 《人间词话》 王国维 (清末民初1877-1927)

4、第29部《龚自珍全集》龚自珍 (清代1792-1841)

5、读完兵法,虽然每一句的意思都能够翻译出来,但所包含的东西,实在是无法言语。

6、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7、人们还面临着诸如气候变暖、资源消耗等共同的问题,对于这些忧患,我们都可以从《周易》中找到解除的智慧。

8、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9、第20部 《韩昌黎文集》韩愈(唐代768-824)

10、     《般若经》共有九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即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於此经,故名为《心经》。此经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可谓言简而义丰,词寡而旨深。

11、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线条粗犷,不事雕琢,甚至略有仓猝,但让人读后心在跳、血在流,透出一股迫人的热气。农民起义的伟大画卷,一个刚毅、蛮勇、有力量、有血性的世界。金圣叹所列才子必读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文学书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农民起义题材经典著作构建中华文明阶梯的重要典籍展示5000年中华文明独特风采的杰作《水浒传》在我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我国已有数百年历史的白话文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有了《水浒传》,我国才有了第一部成功的长篇白话小说。看《水浒传》,我们会感到一种粗犷刚劲的艺术气氛扑面而来,有如深山大泽吹来的一股雄风,使人顿生凛然荡胸之感。它豪情惊世,为世界小说史上罕有的倾向鲜明、规模巨大的描写人民群众的抗暴斗争的长篇小说。

12、书中重现这部经典的同时,以现代视角对其进行全新解读,对读者为人处世、遨游职场、搏击商海、闯荡人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13、凤凰:系列书比较少,我买过的只有“名家精注精评本”,更多还是单独出版的,如《李太白全集校注》、《郑板桥全集》、《赵翼全集》等。

14、第21部《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1019-1086)

15、第20部《韩昌黎文集》韩愈(唐代768-824)(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16、释义:带着私心去看问题,就会什么都看不见;带着私心去听问题,就会变成聋子,带着私心去思考问题,就会使心狂没有准则。

17、《龚自珍全集》属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8、浙江人民美术:把这个单独拉出来是因为这个出了两批好书,一是平装版的“艺文丛刊”三辑,共六七十册,也不贵;二是精装的“中国艺术文献丛刊”,这个品种少些,但也更贵,不过质量上乘,我买了《长物志 考槃馀事》和全二册的《弇州山人题跋》,非常不错。

19、第2部 《道德经》 老子 (春秋生卒年不详)

20、第18部《文心雕龙》刘勰 (南朝·梁约465-约532)

21、《周易》由《易经》和《易传》组成。因为《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经过《易传》解释和发挥,其哲理化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典籍。也正是这个原因,《周易》得到了汉代统治者的青睐,由原来卜筮之书,而成为官方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被称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

22、第14部 《论衡》 王充 (东汉27-约97)

23、故事类:《和大人一起读》曹文轩、陈先云主编。

24、第22部《苏东坡全集》苏轼(北宋1037-1101)

25、《楚辞》《文心雕龙》《世说新语》《全唐诗》《宋词三百首》《窦娥冤》《西厢记》《桃花扇》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东周列国志》《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古文观止》 《人间词话》

26、自古中国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数千年前的春秋时代就产生了许多民歌,流传下来集成了这部《诗经》,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诗经》十中国最前沿的古文化典籍,而这首诗是《诗经》的第一篇,因此在中国文学上具有特殊地位。

27、《春秋左氏传》(Zuo’s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左传》。

28、本书为“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电影、美术、音乐16个领域中各选取了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本书推介的有《论语》、《孙子兵法》、《资治通鉴》等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29、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的合称,是国学的核心。《大学》是相对于《小学》来说,是古代读书人的入门级书籍,《中庸》是国学的心法,读《论语》,好好做人,做个好人。读《孟子》,成阳刚之骨,养浩然正气。

30、第21部《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1019-1086)

31、第23部《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南宋1130-1200)

32、成为人教口语App和人教点读App老用户后,成功邀请1位新用户,即获10元优惠券,上不封顶。

33、第10部《楚辞》屈原(战国约公元前340-前278)

34、第18部《文心雕龙》刘勰(南朝·梁约465-约532)

35、浙江古籍:系列较多,如浙江文丛、浙江文献集成、浙江历史人文读本等。其他的单本也有《渭南文集校注》、《于谦集》等。

36、第8部 《孙子兵法》 孙武 (春秋生卒年不详)

37、《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

38、巴蜀书社:巴蜀书社现在也是力不从心了,每年的精品有限,但也一直在专心做古籍,精品有佛典丛书、日本藏巴蜀珍稀文献汇刊、地方志、《苏轼文集编年笺注》,以及古籍研究。

39、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

40、释义:好朋友不容易找到,得到了就要珍惜。朋友间相处也有技巧,别太近,太近了容易惹是非;别太远,太远了容易添生分。

41、史载《诗经》是孔子晚年为授徒而编篡的教材。孔子把一首爱情诗放在《诗经》的第一篇,是有其用意的。他认为,食与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谁都无法回避,但不回避并不代表放纵,欲念是需要尺度的,意在教化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

42、释义:长江、黄河的水不是来自一个源头,价值千金的皮裘也不是来自一只狐狸的毛皮。要想有质的变化就要在量上积累,把小事做好,就是大事。

43、鬼谷子,姓王名诩,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纵横家鼻祖。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他长于修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神秘的历史人物。由于他的出现,历史上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

44、释义:高兴时脱口而出的话,多半不会遵守。生气时口不择言的话,通常不堪入目。说话不能只图一时痛快,说话之前要过脑。

45、第10部《楚辞》屈原 (战国约公元前340-前278)

46、释义:有大智慧的人,总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才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蕴含大道理的言论总是通俗易懂,那些有小聪明的言论反而废话连篇。

47、第17部《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403-444)

48、《孙子兵法》篇篇真假相生,虚实结合。《三十六计》计计有利可取,虽透露着阴险却又不失高明之处。

49、约1100字,是一整套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弟子规》是教育小朋友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敬师长、和别人平等相处,懂礼貌、讲信用等,而这些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直接奠定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础。

50、第18部 《文心雕龙》 刘勰 (南朝·梁约465-约532)

51、译文: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也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

52、常识类:《我的第一本安全护照》刘劲松等主编。

53、第3部《庄子》庄子(战国约公元前369-前286)

54、第15部《嵇康集》嵇康(三国·魏约223-约263)

55、当今社会的"救世箴言"现代社会的《资治通鉴》当代世界史编纂的一个新起点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本书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所以,本书在20世纪中期一问世便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颇受好评。

56、以史为鉴,知千秋盛衰兴替;前事不忘,明万代是非得失。今读《史记》可知王侯将相兴衰之道,先哲圣贤治世之方,更可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一部治国安邦、立身处世的最佳教科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史学书影响中国历史的经典书籍构建中华文明阶梯的重要典籍展示5000年中华文明独特风采的杰作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梁启超、章太炎、钱穆等开列的最低限度必读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汉代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所着,是一部取材广泛、采择审慎的.实录。其中资料来源有经传典籍,又有档案资料;有官方记录,又有民间口碑;有文字资料,还有实物依据,全书蕴藉百家,包容万代,使之成为双跨文史学界的不朽巨著。

57、阅读的方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地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和背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志。从春秋战国诸子并起,中国历史虽然朝代兴替,世事沧桑,但中华文化却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是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人类文明史的明证。

58、第11部《吕氏春秋》吕不韦(战国?-公元前235)

59、释义:时光一去不回头,你可以用钱买到一切,却不能买回时间。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在有限的时光里,做有意义的事。

60、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哲学著作,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王阳明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61、第5部《墨子》墨子(战国约公元前468-前376)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