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佛经经典名句400句(摘抄好句92句)

佛经经典名句400句(摘抄好句92句)

佛经经典名句400句

1、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想奈我何,宽却肚腸心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布袋和尚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滔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鱼翁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3、  1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终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昔有女人远游佗国。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涨力不能前。爱念不舍母子俱没。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以是因缘母有十德。一名大地。于母胎中为所依故。二名能生。经历众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养育。随四时宜能长养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七名安隐。以母怀抱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导引子故。九名教诫。以善言辞离众恶故。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4、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净,不变不动,无减无增,各各当人日用应缘处。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荡荡无碍,了了空虚。

5、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佛经经典名句400句)。

6、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8、有道之书尽读,明事之书多读,闲杂之书少读,邪妄之书不读。

9、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0、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1、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12、  五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3、  2随缘开妙法,教众得真情。圣道多辛苦,西方一路平。

14、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15、  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16、失败之人,不外乎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成功之人,大多能与人为善从善如流。

17、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18、在每个繁星抛弃银河的夜里,我会告别,告别我自己,因为你不知道,你也不会知道,逝去的就已经失去。

19、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0、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1、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22、佛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23、  2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24、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5、  2持名念佛是《观无量寿佛经》里头第十六观。度什么众生?五逆十恶,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够往生,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这还有什么话说?圆证三不退就是成佛。要不是成佛,三不退怎么能圆证?我们在前面说过,小乘初果开始证「位不退」;这大乘,就是四果罗汉回小向大,如果拿圆教来讲,七信位的菩萨证「行不退」,第二种不退;明心见性,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才能证得「念不退」,但是刚刚证得,没有圆满。圆满的三不退是谁?是圆教的等觉菩萨,像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之流的,他们才是圆证三不退。所以这功德就不可思议,为什么?你看看他不要修三大阿僧只劫,他不要经历那么多阶级,那么多的位次,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到等觉,他不用经历,他从凡夫一下就跳到那么高,又是一刹那之间十念一念就得到了,这不可思议。真的,菩萨都想不通,这是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在净土三经里头细讲,给我们讲这个道理。所以这个是不可思议功德。所以十方诸佛没有不赞叹的,没有不弘扬的,诸位要知道。

26、  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

27、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28、38)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29、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30、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1、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32、  2七笔勾》词曰: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事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手,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身似疮疣,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存否,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因此把贵子兰孙一笔勾。独占鳌头,谩说男儿得意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常久,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梦觉黄梁,一笑无何有,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富比王候,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嗏,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牛,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跟前,半时难相救,因此把盖世文章一笔勾。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绸,烟雨迷花柳,棋酒娱亲友,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可惜光阴,懡罗空回首,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33、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34、14)言穷虑绝,何果何因;体本寂寥,孰同孰异。唯忘怀虚朗,消息冲融。

35、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36、33)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7、  2疾则一日。迟则七日。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即是八地菩萨。何以故。为乘阿弥陀佛本愿力故。阿弥陀经中。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既是阿鞞跋致。即是八地菩萨。

38、强者无敌,慈悲为怀;弱者无能,跪佛求生——月如火《仙武同修》

39、  四种往生正念往生、狂乱往生、无记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得往生;狂乱往生是人在生时作恶多端,临终时见到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苦逼,于狂乱中,忽然遇到善知识教他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即得往生;无记往生是人于平日发心皈命于佛,到临终时,虽然心神衰弱而成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但是乘著他以前念佛的功德而得往生;意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虽然不能出声念佛,但中意念阿弥陀佛,一样可以往生。

40、  七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41、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42、  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43、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44、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45、  2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46、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47、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48、死生之变亦大矣,衲僧家坐断报化佛头,不立纤毫知见,直下透脱。

49、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50、  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51、  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陀;若能诚敬事他,何须别求功德,

52、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53、不要忽视小节,宇宙由原子构成。得到帮助最好的方式是开始帮助别人。

54、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一大尸利沙树林,我能尽数每一叶数,有人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55、  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於中不惊不惧,云何於中广贪财利,云何於中耽淫嗜酒,云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噉,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於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於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

56、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57、你的人生想要什么?你能付出什么作为回馈?成功的人只想自己要的――而非自己不要的。不要管过去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你将来要做什么?

58、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59、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60、佛语有云:万法唯心。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61、每次你多做一些,别人就欠你一些。让别人做得更好,同时提升自己的价值。善于钓鱼的人选用鱼喜欢的饵。

62、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火福尽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63、  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64、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65、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66、不好的念头一定是有的,灭不掉的,与其花太大精力断除不好的,不如花精力培养好的,使不好的慢慢削弱,好的善的东西慢慢壮大,把不太好的东西慢慢移到一边,最后使好的东西形成习惯性的思维。心像一个土壤,看你怎么去耕耘,看你怎么样去选择。——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67、19)证此(本性)之时,万象俱绝,恒沙妄念,一时顿尽,无边功德应时俱备。

68、我是一个没有什么优点的男人。可是,爱你的心情虽然赢不了这个人却也不会输给他。

69、  3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善男子。夫着相者则能生痴。痴故生爱。爱故系缚。系缚故受生。受生故有死。死故无常。不着相者则不生痴。不生痴故则无有爱。无有爱故则无系缚。无系缚故则不受生。不受生故则无有死。无有死故则名为常。以是义故涅盘名常。

70、佛曰,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

71、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72、  300.他永远没有恭敬众生的心,永远轻贱众生,所以永远得不到尊得不到贵,永远被人辱,被事辱。他永远没有柔顺众生的心,所以他永远没有顺的果报,命运不会顺他,众生不会顺他,工作不会顺他,一切生活琐事不会顺他。

73、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74、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75、  10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76、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77、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78、  2一切诸佛菩萨的名号、一切咒语,都是阿弥陀佛的一部分。阿弥陀佛是全体。所以「阿弥陀佛」是「大神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我过去讲《心经》,讲到后面,我就知道什麼是大神咒,什麼是无上咒,什麼是无等等咒。「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79、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80、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81、  2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吾心,吾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82、  八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83、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84、年轻时我们总是在开始时毫无所谓,在结束时痛彻心扉。而长大后成熟的我们避免了幼稚的伤害,却也错过了开始的勇气。

85、——《增一阿含经》卷5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一切有为法。

86、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宋·陆九渊)

87、佛了法如幻,通达无障碍,心净离众著,调伏诸群生。——华严经。

88、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89、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90、活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91、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