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名言警句全部
1、5)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其之事而观其性。
2、河南南阳卧龙岗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躬耕地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发生地。他为我们留下的经典名句,在近2000年的今天还在引用。(诸葛亮的名言警句全部)。
3、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4、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5、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忍。
6、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7、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判(见《将苑·将骄吝》)。
9、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10、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11、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2、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3、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14、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诸葛亮《治人第六》)。
15、做人也不能因为自己有能力,有本事,很了不起,而失去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特别是在规定期间类要完成的事,答应了,就要做到。
1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17、10)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18、纳言之政,为之谏诤,所以采众下之谋也。故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当其不义则诤之,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诸葛亮《纳言第四》)。
19、喜怒之政,谓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喜怒之间,必明其类。——《诸葛亮集卷便宜十六策·喜怒第十一》
20、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2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2、一个伟大的国家必然是充满爱心的国家,一个不关心弱势群体的人不可能成为伟人,而一个不关心贫困人群的国家也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国家。
23、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4、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25、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26、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27、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夫本者,倡始也,末者,应和也。倡始者,天地也,应和者,万物也。万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人不成(诸葛亮《治国第一》)。
28、这句,就是教导大家,做人要真诚,不能虚伪。一件事不好笑,就不要觉得好笑,不能因为身份地位而去拍马屁也说好笑。发怒也一样,不能因为自己的上司对某人发怒,你也添油加醋,也发怒。
29、 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30、“初出茅庐”这个成语出现在明代人罗贯中写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中讲的一段故事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三次登门拜访隐居在南阳卧龙岗“茅庐”(茅草屋)里的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打天下。
31、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32、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译文:身居高位但不盛气凌人,功勋卓著又不骄傲自大,有才能而能礼贤下士,个性刚直又能包容他人。----诸葛亮《将才》曾经诸葛亮唱空城计时,神色自如,司马懿一退,却发现后背湿透。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正无惧的人,只有勇敢的人去克制这种恐惧。----楚门子升《快乐在左,痛苦在右》
33、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34、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5、“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些,以前是一种什么情况呢?我说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
3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纵观诸葛亮一生,都很令人敬佩,为人做事各方面,都能成大家,他都能带头做到,不违背纪律,也不会去贪图享受,更不会贪财。
38、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39、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妻子都没有多余的衣服,能做到这一点,怎么不令人敬佩呢?反观我们现代的人,有钱有地位,都做不到如此,那恨不得衣服天天换,甚至很多有钱人都做到了衣服天天换。
40、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译文)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4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2、“初出茅庐”虽非出于诸葛亮之口,但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的躬耕地,诸葛亮庵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发生地,罗贯中诗中的“初出茅庐”就是源于此处。
43、人君决狱行刑,患其不明。或无罪被辜,或有罪蒙恕;或强者专辞,或弱者侵怨;或直者被枉,或屈者不伸;或有信而见疑,或有忠而被害,此皆招天之逆气,灾暴之患,祸乱之变(诸葛亮《察疑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