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及理由(摘抄好句62句)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及理由(摘抄好句62句)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及理由

1、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2、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5、(天下)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6、(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一百步的人。(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及理由)。

7、运用排比作用分析法。运用排比修辞手 法,句式短促有力,多方面地描写了担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突出作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

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9、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1、丈夫之冠: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古人16岁既为加冠。

12、译文:多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这是孔子关于如何待已待人的原则,他认为只要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怨恨,增加和睦。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5、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译文:学业由于勤奋而精进,由于嬉游而荒废。这句话警示人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有所成就,都必须勤勉努力,不要虚度光阴。

18、(译文)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保持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19、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20、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2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3、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25、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6、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7、译文:一句话已经说出口了,就是用四匹马拉车去追也难追回。这是对信守承诺的形象说法。一个人,一旦对别人做出了承诺,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有责任去兑现。

28、译文: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29、(不洁)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30、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31、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32、译文:两只手臂和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段话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33、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3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36、译文:人一定要懂得“礼”以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这句话表述了“知礼”的重要性,指出它与“恭敬”和“尊让”的关系。“知礼”是前提,“恭敬”是内心产生的反应,“尊让”则变而为行动。

3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8、任务三:部编语文八上第一单元《任务三新闻写作》教学设计

3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40、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4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2、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4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5、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4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气节,不管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任何外境都动摇不了它,这叫骨气。

47、译文: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4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9、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5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51、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52、说到就要做到,确定要做的事就要坚持到底。 

53、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54、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远;不走进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深厚。

5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6、(皆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57、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58、人都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59、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第二个"居"居所,住宅。

60、必敬必戒;必:一定。敬:恭敬。戒:留神,当心,谨慎

61、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