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母亲的现代诗20字
1、可妈妈每天仍旧做家务活,我看了很心疼,就帮妈妈做。谁知妈妈却笑了起来,她风趣地说:“我又长出了两只小手。”我想了一会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也笑了起来。爸爸好像也明白了,跟着我们笑起来。整个家庭充满了欢声和笑语。过了不久,妈妈的病好了,她的那双“万能手”又能为全家服务了,又在勤勤恳恳地工作着。关于赞美妈妈的作文4爱是什么?爱是黑夜里的一盏灯,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其实,我们从小就被无数的爱包裹着。早上,妈妈为我们准备早餐,让我们精神饱满的去上学;晚上,我们睡觉时,妈妈为我们讲故事,让我们早早入睡。在我心中爱不止这些......
2、我的妈妈不但那么坚强,还十分的关爱我,我的妈妈实在是太好了。(赞美母亲的现代诗20字)。
3、作者简介:李景春,77岁,大庆石化退休高级工程师。首任“大庆晚晴文学社”社长,“老年日报”通讯员。受《铁人文学社》派遣,担任“驻京记者”。在北京社区参与文学活动,被聘为社区“记者”、“宣讲师”,被评为丰台区“群众理论家”,“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会员,在全国19省(市)69家报刊、媒体发表文学作品723篇,2009年在中组部主办的全国征文比中获一等奖。
4、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
5、母爱是灯,父爱就是油;母爱是山,父爱就是树;母爱是花,父爱就是叶;母爱是天,父爱就是地;母爱是水,父爱就是河。感谢母爱,不忘感谢父爱!
6、在孩子们的口头心里,母亲就是上帝的名字。(萨克雷《名利场》)
7、 在20世纪80年代,海子的诗歌既凝结着对国家命运与民族走向的思考,又更多地倾向于对建立在个人体验之上的民族、人类文化命题的探索,呈现出半介入与半游离于80年代整体诗歌创作的特征。在80年代末期,朦胧诗人社会批判式的写作向度日渐趋于平息,“拒绝政治性介入,成为新一代诗人的基本姿态和新的艺术信仰”,而早在80年代中期,刚进行诗歌写作的海子,就已经领先一步,自觉地在创作中开始了对非政治性话语叙述的实践,将自己的思考对照在人类、文明、文化等更大的视野下。作于1984年、修改于1985-1986年的组诗《给母亲(组诗)》,摒弃了传统的“母亲”主题的叙述,以其独特的语言与意象,重构并深化了母亲意象的内涵,使“母亲”这一主题在新的视阈中展现出多角度、多指向的面貌。
8、为了能早日找到再就业的机会,妈妈更忙碌了,她一边托人帮找工作,一边参加夜校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在一位亲友的帮助下,妈妈在一家公司里找到一份工作。由于妈妈勤勉、能干,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给她加了工资。高兴之余,妈妈对我说:“现在我更加感到,有知识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几个月来,妈妈还坚持夜校学习。每天晚上,从夜校回到家里,仍然在灯光下复习到深夜。一次,睡醒一觉的我忍不住对妈妈说:“妈妈,你白天要工作,晚上又去上课,早点歇吧!”妈妈耐心地说:“妈妈文化底子差,不努力一点不行啊!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什么事都可以办好。咱俩比一下赛,看看最后谁拿的分数高。”听了妈妈的话,我暗暗下决心,期末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9、奉献,是她的生活;奉献,是她的乐趣;奉献,是她的精神支柱。
10、是啊,多少个夜晚,蚊香微弱的灯光,驱赶走伤害我的蚊子,陪我进入香甜的梦乡,妈妈每天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妈妈的爱就像深夜里的那橘黄色的微光,妈妈的爱就像这点燃的蚊香一样,让我感到周身的温暖和力量。
11、你伤心时,是谁的付出换来你的快乐;你摔倒时,是谁扶着你起来重新走的;你成才时,是谁衰老了……
12、我见到同学、朋友时,总是提起妈妈的那双“万能手”。他们听后也赞不绝口,我为此感到更加骄傲。
13、妈妈去上海进修学习已经半个月了,需要半年才能回来,今天是母亲节,谁来陪我过?我忍着泪水去上辅导班,在那里,老师让我们写一段感谢母亲的话,回家给母亲一个拥抱并把感谢的话说给母亲。我心里一震:别的同学都可以拥抱自己的母亲,可我怎么也抓不住母亲的衣角。泪水溢满眼框,我狠狠地掐着大腿不让自己哭出来。
14、虽然在诗人穿越时空的浩淼思绪里,“祖先”、“地名”、“她们”、“遗传”、“生日”、“早饭和晚饭”、“回家”、“中秋”、“过年”、“道别”、“婚礼”、“井水”、“雨声”,以及“犬”、“兔”、“白鹭”、“石榴”、“木香花和木槿花”等乡间动、植物,乃至留存在故乡老家的“小物件”,等等,等等,举凡触目所及,心有所感,皆能成诗,但我打心眼里认为,它们组合而为作者情感兴发的基础,一定是“月光村庄的妈妈”。
15、 今天是祖国母亲的生日,也恰逢是我母亲的生日,即农历九月初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记得。母亲生于一九四四年,今年虚七十六岁,从没给她老人家过一个像样的生日,更别说逢五逢十庆作大、小寿,想来就心痛。
16、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歌颂母爱现代诗歌7《母亲》
17、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18、作者简介:网名糊涂虫,原名李玉伟,吉林省榆树市人。现居沈阳。诗词爱好者,喜欢读,写。喜欢参加各诗词群体的各项活动。
19、“所有消失的,都只是搬离/比如泾上,月亮里的村庄/我们必须仰视”,这是诗人写在本书卷首的“题记”。二十六个汉字,浓缩着他对儿时乡村的深厚情意——如同游子对老母那般的眷恋、怀想和牵念。因此,与其说学明兄这部诗集是献给读者的新作,毋宁说是他追怀去而不返的童绪、乡愁和亲情的心曲。
20、龚学明的诗,频频展示出现代抒情诗的表意优势,鲜明凸显着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诗人总是饱蘸情感的墨汁,在字里行间写下了对故乡的依恋、对美好过往的追味、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悼、对人间真情的刻骨铭心。对纯正抒情品质的坚守,已然构成了龚学明显赫的诗学理念,他的诗始终散溢着接地气的人间烟火味,也不时流露出动人心弦的生命意识流。语言干净而纯粹,结构完整而多变,情绪的拿捏恰到好处,修辞技巧的使用巧妙而妥帖,对于亲情的体验不失敏锐而深切,所有这一切,为龚学明诗歌悄然达到某种令人赞慕的艺术高度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21、 “词在转化为诗歌意象的过程中,往往脱离了其物质性基础而被抽离为一种指向某种超验价值的‘所指’”,在《给母亲(组诗)》中,语词“母亲”在转化为诗歌意象的过程中,也脱离了个体母亲的概念范畴,抽离为指向自然、人类、文明价值的所指。“母亲”这一意象在海子的笔下,既包含传统的自然概念,又包含现代的文明概念,同时还指向人类生存本身,因而更为丰富也更为立体。依循自然、人类、文明的内涵,表达对大自然母亲的认同、对人类母亲的依恋、对文明母亲的思考与期望,“母亲”主题的这一建构,无疑是具有创新性与启发意义的。(杨碧薇)
22、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23、感谢母亲,当我遇到危险时,她不顾一切地救助,即使失去生命也毫无怨言;当我感到伤痛绝望时,她更加痛心悲伤,却必须要坚强地劝慰你,让你安心;当你欢心愉悦时,她会陪你一起分享心中的喜悦,但是却绝对不会多霸占一点,让你的心变得空虚无物。
24、作者简介:笔名:然也,然也,原名:潘伟然,男,1976年,河南郑州人,一个对中国文化有着执着爱好的人。喜欢把写作作为生活的爱好与调剂,作品多见于网络平台。
25、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日本)
26、现在我已经是初二的学生了,在班上是一个走读的。每天早晨都要坐7点钟的校车去学校。于是自然而然,妈妈但当起了“闹钟”的职责。每天早晨听到妈妈说得最多的便是:“崽,起床了,现在已经6点40了,多睡一分钟没关系,动作要快!”但是,嗜睡的我总还要床上赖个两分钟才肯揉着朦胧的睡眼从床上晃晃悠悠的起来。旁边的妈妈急得直跺脚,却也不忘给我准备衣裤,鞋子还有早餐。待我洗漱之后,便急急忙忙的把早餐递到我的手里,我便飞快地出了门。
27、★2019赞颂母亲节优秀作文,小学生感恩妈妈作文精选
28、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