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开解人的佛经经典名句(摘抄好句33句)

开解人的佛经经典名句(摘抄好句33句)

开解人的佛经经典名句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2、读经是画龙的功夫,基础打好,将来才可能破壁而飞八

3、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4、  诳心所:诳是欲谋取名誉或利益,自己无德而诈称有德的一种欺骗行为。《广论》曰:(开解人的佛经经典名句)。

5、做读经推广,你有了这两项本领,就没有回答不了的问题!

6、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7、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8、学习的痛苦是一时的,而没有学习的痛苦是一辈子的

9、  为所依故:四大种为一切所造色之所依处,故称为大。

10、  形色:形色是形类差别之色法,如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不正,光、影、明、闇,云、烟、尘、雾等。此为假法,为意识所缘之境。

11、  根本依:谓依于第八识,第八识是根本识,前五识依第八识而得生起,故以第八识为根本依。

12、20)佛法在日用处,行住坐卧处,吃(喝)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处。经典关于佛经语录1)佛性不可思量测度见到,当下便见,拟思则差。(开解人的佛经经典名句)。

13、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4、那“不了义”,就是说还有意思呢!现在这个,就是什么意义都没有了,乾而洁净,这时候,到“密因”那个正定的本体上。所以这是修证,才能得到了义;如果你不修,就不能证得了义的这种境界。那么“了义”,这是个大义;大义,是包括一切义。说是:“了义,没有了!”没有了,这才是一个“真有”;你若有的时候,那就不是“真有”。所以证得这个“了义”了,再无义可证,就是到那个极点了!到极点,是到什么程度上呢?也就是到佛的境界上,到佛的果位上。

15、大明宫最重要的建筑是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这三大殿构成了大明宫的建筑主体。三大殿与丹凤门同处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分别是举行外朝、中朝和内朝朝会的场所,是唐朝的政治中枢,许多重大的决策都是在这些建筑中讨论决定的。

16、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种子,我们的心就像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在里面播种,我想什么就会种什么,我种什么就会有什么,或者杂草丛生,或者是鲜花满园。——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17、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18、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9、周小栀:为了庆祝林一同学考过四级,我决定给你做我男朋友的时间加四倍,再加上我今天心情好,再加一分钟。

20、  《百法明门论》中这个‘法’字,有广义及狭义不同的解释。狭义之法,为‘轨持’义。轨者‘轨生物解’,持者‘任持自性’。《成唯识论》卷一曰:‘法谓轨持,轨者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以轨生物解说,我人的见闻觉知作用,无论见到任何一种东西,就会在那对象上生起一种见解;以任持自性说,任何一种东西,都有它特别的个性,我人对它所起的见解,无论是对或错,而它本身个性仍任运摄持而不失。例如松有松之自相,柏有柏之自相,我人误认松为柏,而松并不因我人之误认失其自相。广义之法,是通于一切的意思。举凡世间一切,有形的、无形的,真实的、虚妄的,精神的、物质的,事物其物的、道理其理的,林林总总,统称之曰‘法’,故佛典上常用‘诸法’、‘万法’、‘一切法’等名称来加以概括。而世间万法、一切法无以一一为之说明,乃以归纳分类的方法加以诠释。例如小乘萨婆多部立七十五法。诃梨跋摩造《成实论》,立八十四法。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立六百六十法,而世亲菩萨造《百法明门论》,自六百六十法的名数中,摘要录出一百种法,复束之以五位,来阐述宇宙万有的现象、与万法唯识的关系,这称为‘五位百法’。:五位百法,一者心王法八种,二者心所有法五十一种,三者色法十一种,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五者无为法六种。这五位百法,其中有九十四种有为法,而为五蕴所统摄,六种无为法不为五蕴所统摄。五蕴统摄九十四法的情形是:

21、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佛经经典名句

22、要做一个真正的人,最起码的条件和最终的要求就是表里如始终如一。无论生忧患之中,还是处落魄之境,无论自幼至长,还是自长至老,在这个问题上应无一刻的松动。

23、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佛语经典语录

24、  《百法明门论》分色法为十一类,即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五境——色、声、香、味、触五尘;及法处所摄色。

25、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26、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27、  少到什么程度呢?论典上载,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极微合成一团,称为一微量,此微量非肉眼可见,唯天眼可见之。合七微量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合七水尘为一兔毛尘,合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合七羊毛尘为一牛毛尘。合七牛毛尘为一隙游尘。金尘、水尘,能够通过金中、水中的空隙,兔毛、羊毛、牛毛尘,表示为兔、羊、牛毛尖端之微尘,其微小可知。隙游尘、指其能通过窗隙,如我人肉眼可视光中浮游的细尘。极微合成具体物质的时候,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四微)始能形成,不能缺故称‘八事俱生’

28、开放以后你看到了平安,但更危险,因为国家的教育方向、宗旨、目标同个人教育方案都没有。你们只晓得开放发展,拼命搞建筑发财,每人都活得很高兴。但是要注意孟子的两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就是中国文化。孟子说,国家、个人、社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才能使国家民族兴盛健康起来;如果大家放松了,只向钱看,光搞享受,结果就很可怕。孟子所以被称为圣人,就是看这两句话。

29、  ‘是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

30、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只要走过去了,人生就会更精彩。

31、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32、18)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昧。住着于法,斯为动念,如人入暗,则无所见。无所住,不染不着,如人有目及日光明,见种种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