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千古名句
1、高山幽兰清郑板桥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2、此诗写作时间距唐王朝的覆灭尚有九十余年,诗人产生兴亡之感的原因,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境遇来理解、体味。自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
3、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曹寅《冬兰》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4、为弘扬国兰文化,毓秀兰花苑每天发布一篇兰花图文,和你共同探讨兰花知识,交流养兰经验。如果你喜欢,请点击上方蓝字“毓秀兰花苑”即可看到毓秀兰花苑更多的兰花图文。
5、院落里秋千摇曳,重重的帘幕低垂,闲暇时在华丽的门上挥笔题诗。墙里佳人犹如出墙红杏雨后花,门外游子好像绿杨飞絮随风飘。
6、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明?张羽《兰花》绿叶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
7、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
8、译文: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虽然春日阳光曾将它关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伤。秋霜雨雪打着翠叶红花,兰的生命怕是就要结束了!若无清风来吹拂,兰又能为谁而香呢?
9、白玉兰花是优雅的开,沉静的落,它的绽放是那么的安静,它宠辱不惊,但每一朵花都可以渲染一份心情,一份雅致而又寂静的心事。
10、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描写兰花的优美古诗句。
11、咏兰朱德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12、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13、译文: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
14、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
15、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高山幽兰清郑板桥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16、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兰花二首明李日华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17、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咏兰》元·余同麓
18、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兰》宋·丁谓
19、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20、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21、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
22、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唐王勃《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23、唐陆龟蒙《方响》击霜寒玉乱丁丁,花底秋风拂坐生。王母闲看汉天子,满猗兰殿佩环声。
24、《墨兰》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
25、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26、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27、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兰明陈汝言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28、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咏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29、唐李峤《兰》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30、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任他风雷雨,终久不凋残。
31、宋·苏辙《幽兰花》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宋·曹组《卜算子·兰》纯是君子,绝无小人。
32、 光阴是如此的宝贵,应当好好珍惜。楼台深处,富贵人家却还在轻歌曼舞,纸醉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