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文及译文
1、(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3、◆听书|家著播讲《平凡的世界》-合集(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全
4、试译:孔子说:“算了吧,我没见过发现自己有过失而自我审判的。”
5、(注释1)攻:治,钻研。异端:指怪异的杂学邪说。也已: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
6、(意思是说“你要问什么是孝吗,想一想你生病时父母为你担忧的那种心情吧!这样你就会知道怎样尽孝道了。”说穿了,所谓孝不在乎是对父母爱心的回报你只要记得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的焦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待父母,这就是孝。)
7、(译文)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还没有做到仁。”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论语原文及译文)。
9、(注释)①好(hào):喜爱。②恶(wù):厌恶。
10、试译:孔子说:“默默记住所见所闻,学习而不厌烦,教人而不厌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一条呢?”
11、(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12、在学习上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自觉做到“学不厌”、“教不倦”。他曾经向老子问礼,向师襄学琴,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也是他自己一生为学的真实写照。学习使他快乐,使他进步,他不能停下来呀!
13、(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论语原文及译文)。
14、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5、(评析)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1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7、(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18、试译:孔子说:“君子通过道义明白事理,小人通过利害懂得事理。”
19、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悦。
2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1、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nìng)俭;丧(sāng),与其易也,宁(nìng)戚。”
22、(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23、(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24、试译:有诗唱道:“唐棣花朵朵,在风中摇摇。我咋不想你?家住得太远!”孔子说:“还是没想吧。怎么说是远呢?”
25、(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6、(注释)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下文的孟孙也指他。”樊迟:“孔子的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御:“驾车”。
27、试译:孔子叹道:“不成样子了啊我老得!好久了,我没再梦见周公!”
28、试译: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即使一个没文化的来问我,我也是空有一张嘴巴。我只好旁敲侧击,把来龙去脉问遍了,才彻底明白。”
29、试译:孔子会说普通话,读《诗》,读《书》,行礼,都说普通话。
30、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31、(注释)①季康子:鲁国大夫,鲁哀公时的正卿,鲁国当时最有政治势力的人。②以:这里作连词用,同“和”。③劝:勤勉。④临:莅临。
32、试译:冉求说:“并不是不乐意照老师的做,实在是弟子能力有限。”孔子说:“既然是能力不够嘛,走到半路就走不动了,今天你这是给自己画地为牢了!”
33、(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34、(译文)子夏的学生向子张寻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 ?”
35、试译:孔子说:“假如像周公那样才华好,却骄傲吝啬,其他方面就不用考察了。”
36、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7、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8、试译:孔子看见穿丧服的,穿戴礼帽礼服的,以及眼睛失明的,只要看见,即便他们年纪轻,孔子也一定站起来;从他们身边经过时,一定快步走。
3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0、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41、34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42、(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执政者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位置,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43、试译: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懂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又勤奋学习的人。”
44、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5、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6、24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
47、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8、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9、(译文)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
50、如果有人以野蛮的态度对待自己,那么君子一定会反省自己:我(对他)一定还有不仁的地方,无礼的地方,要不这种态度怎么会冲着我来呢?反省后做到仁了,反省后有礼了,那人的粗暴蛮横仍然如此,君子必定再反省:我(待他)一定还没有尽心竭力。
51、(注释)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 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夫子:古代对人的敬称。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也因此而沿袭称老师为夫子。其诸: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者"之类的意思。
52、(译文)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53、(注释)就有道:接近德才兼备的人。正:改正,修正。
54、(意思是说“你要问什么是孝吗,想一想你生病时父母为你担忧的那种心情吧!这样你就会知道怎样尽孝道了。”说穿了,所谓孝不在乎是对父母爱心的回报你只要记得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的焦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待父母,这就是孝。)
55、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56、(注释)①苟:如果。②恶(è):邪恶,与上一章“厌恶(wù)”用法不一样。
57、(译文)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58、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59、试译: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就心中反省自己。”
60、(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61、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62、试译:古人轻易不说话,是因为有耻辱感,怕自己说了做不到。
63、(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4、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65、(注释)(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2)方:一定的地方。
66、(注释)①敬:严肃认真,如“敬业”,指对工作严肃认真。
67、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68、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69、(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忠诚信实的人,只是他们不像我这样好学罢了。”
70、(译文)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71、(译文)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我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公平。
7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3、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74、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