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
1、(释义):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2、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亮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顾不得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3、(拼音):fèi qǐn wàng shí
4、释义: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5、 (出处):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6、杵:短棒。“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难的事都能做成功。
7、 书声朗朗shūshēnglǎnglǎng
8、(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9、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发奋图强,刻苦磨练自己。(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
10、“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11、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滴水穿石发奋图强开卷有益
12、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3、孙敬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视书如命,酷爱读书,常通宵达旦,人称“闭户先生”。
14、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特指读书刻苦。
15、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16、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17、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我国书籍的主要材料是用竹简木牍编联而成的。一部书要用很多的竹简木牍,这些竹简木牍要用绳子编连起来。孔子晚年喜欢读《易》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就这样,把编联竹简木牍的熟牛皮也磨断了几次。孔子对《易》熟烂如心了,但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18、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盖三年不窥园。”
19、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20、囊萤:唐代房玄龄等《晋书·车胤传》记载,晋代车胤年少时家贫,苦学不倦,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数用来照明,夜以继日地读书。映雪:《孙氏世录》记载,晋代孙康,聪明而好学,家贫无油,冬天常映雪读书。
21、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虽然告诉我们发愤忘食地刻苦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体,读书也是需要适可而止的。
22、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23、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24、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25、对于已经上班好几年的诗词君来说,人生最难忘的经历,就是备战高考,因为那段时间,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收获。
26、(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27、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28、孜孜:勤勉,努力不懈。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29、凿穿墙壁以借邻家的光亮。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30、出处:刘克庄 《雷母宜人王氏墓志铭》 :“夫子得囊萤映雪,不以家衡虑;贤郎得担簦负笈,不以贫辍学。”
31、(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