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诗选读书笔记摘抄
1、水里照出的是自己的脸,内心反映的是自己的为人。(《圣经?旧约》)
2、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多读绘本、漫画书,但是前提是优质的绘本故事书。
3、与泰戈尔的另一部描述人与神之间的精神之爱的作品《吉檀迦利》相比,《园丁集》主要表现的则是男女之间的两性情爱。
4、品读这本书,我对生活与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由衷的敬佩少平兄弟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个平凡的世界却孕育出了这样不平凡的人,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5、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你不能错过的那些事儿!
6、朝晖夕阴,变幻万千,世事本就无常。曾经繁华的城池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自然免不了怀古伤今之叹;昔日粉白黛绿的娇容在流年中逝去,也免不了一番感伤之辞。有人惜弦月之缺,亦有人赏弦月之姿。时光流转,世事更变千年如走马,花开花谢,四季更迭,这本就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有你的心态。(泰戈尔诗选读书笔记摘抄)。
7、当我乞丐似的心,蹲闭在屋角的时候,我的国王,请你以王者的威仪破呼而入。
8、鉴赏者:百品仍觉其妙。分享精彩语句的点评。
9、那么,平时家长辅导孩子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可以这样做:
10、其中蕴涵着浓浓的亲情,就像“树与树的距离”,明明是同根生长的兄弟,却无法相互扶持,相互依偎,只有远远的望着,眼中不知是祝福还是忌妒。有些甚至拳脚相向,全然不顾兄弟之间那份感情,或许在他们眼中早已没有了血缘,没有了兄长,没有了手足情。试问到底是什么把这些人情都充淡了?是肤浅的东西,还是肤浅的心?
11、推荐阅读;名家解读引领,与学生认知碰撞,从而提升认知。不同人不同角度的理解激发个性化体验。例:《论泰戈尔。诗歌的理想主义》。
12、“太阳披着他那素朴的光的衣袍,云彩却穿戴得如花似锦。”这世上,几乎所有人都想出人头地,尔虞我诈,强取豪夺,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可谁,又想到过与世无争,淡泊名利?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我绝不做随风飘荡的云朵,变幻招摇。我愿意成为您不吝笔墨赞颂的坚如磐石的太阳,射散出质朴的光芒,普照大地用爱心播种希望!
13、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14、每当我追溯自己的青春年华时,那些日子就像是暴风雪之晨的白色雪花一样,被疾风吹得离我而去。(《洛莉塔》)
15、第一次读完他的诗篇,我陷入了迷茫之中,拿起书来,感到内心砰砰直跳,便敢紧将它放下。可又不知怎的,心里头却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打开它去“一读方休”,走近他,去欣赏大师的风采。洗尽铅华的《吉檀迦利》、抒情浪漫的《园丁集》,精致达理的《流萤集》,哲理智慧的《飞鸟集》,审视生命的《死亡之翼》……泰戈尔将这些清新的、隽永的财富奉献在我们面前,不含半点的杂质。
16、《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具有很大的影响,包括了三百余首清丽的小诗。这些诗歌描写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初读这些小诗,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亮丽,可是其中的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17、(第1682期)干货||《傅雷家书》历年中考真题考点整理汇编
18、?这张脸同早晨雪天映在镜子中的那张脸一样,红扑扑的。在岛村看来,这又是介于梦幻同现实之间的另一种颜色。(《雪国》)
19、泰戈尔身上有两种文化特质,印度文化中的泛爱和西方文化中的博爱,西方文化所匮乏的品质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却存在着,而且是那么自然而然,毫不造作。
20、初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内心就被黄土高原的苍凉与厚重所深深震撼。路遥先生笔下的黄土大地,是与喧嚣的繁华闹市截然不同的一个世界。那里充满了粗犷与豪迈的气息。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朴素而又勤劳的炎黄儿女。
21、反思当今社会那些好吃懒做的年轻人,实在是惭愧。官二代、富二代、啃老族,这些人实在令人痛心。一些人遇到一点困难就自暴自弃,轻视生命,丝毫经不起生活的小考验。典型的温室里的花朵,实在可悲。我们应该学习那种自立自强,奋斗进取的精神,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最后,引用路遥先生的一句话作结:什么是人生?人生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认定了目标,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22、在甜蜜的梦乡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当太阳升起,生存的斗争重新开始时,人与人之间又是多么的不平等。(《总统先生》)
23、第三层:这样的泰戈尔是隐逸诗人吗?这是误读和读懂泰戈尔的关键。泰戈尔常被习惯性地视为隐逸的诗人,似乎他只一味唱自己的歌,远离社会和人生。在这两句诗中,“飞鸟”是动的,每到一处就给人歌唱,并不贪恋回报,象征社会上给人带来快乐和美的人;“黄叶”静居一处,似乎顺其自然,但却只关心自己的喜悲,给别人带不来任何积极影响。泰戈尔是“飞鸟”诗人,他始终在关注着人的世界,而且也积极主张改革,改变印度和世界上的不公平现实,他公开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就是一例。这种金刚怒目形象与其沉思冥想的哲人形象并不矛盾。
24、在泰戈尔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象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一样,人只有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才能找到“无尽际的幸福之海的岸的道路”。
25、《园丁集》中,诗人采用象征主义等手法,细腻而又含蓄地表现恋爱中的种种情绪,其言外之意,引人遐想。
26、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
27、“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每个生命都需要成长。俗话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源于父母。小时候,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长大后,父母依旧为我们保驾护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注定要抚养我们一生一世,而我们也注定要报答他们一辈子。当我们摔倒时,他们并不会上前扶起,而是对我们说:“自己起来。”或许我们会觉得苛刻了些,但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学会了永不气馁。当我们受到伤害时,父母的挺身而出永远都义无反顾,这就是人间最无私的爱——父母之爱!
28、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重视并加强经典的朗读训练,是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的必要途径。熟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能生巧,巧而后出新,诵读就是把书上的变成自己的,放在自己的智慧库中,随用随取。
29、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要由患难来促成的。(《基度山伯爵》)
30、体味诗歌的情感。如果逐一去掉诗歌的要素,那么最后剩下的、不能再去掉的一定是情感。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
31、推荐词: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小说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32、(1531期)名著阅读《简爱》:精彩习题讲解
33、我一直以来都没有认认真真读过一本诗集。一直也想假扮高雅,读一读此类经典诗篇,充充门面。泰翁的《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相信很多人早已如雷贯耳,于此我如今也未去体会诗中内容。虽然手中的泰翁诗选三分之二的内容尚未入目,但我还是想写这样一篇日记,来记录我的读中感(尚未读完,所以只能是进行时)。目前我所了解的只是泰翁的《故事诗集》篇。一直以来读一些杂记短文当中,总有一些文字是述及圣人与常人的对白,每每圣人总有一些警世恒言让人醍醐灌顶。而一直以来我总认为圣人是不会出现在熙熙攘攘的尘世当中,但读过泰诗之后,我相信泰翁就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圣人。而圣人也多次出现在他的诗篇之中,佛在此也是血肉之躯,尘世之中的人可以随时向他摸足致敬。因为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所以其实对佛之类的事物并不甚了解。可是我却如此的从书中感受到那种人性的美好和无私。诸如比丘的女儿比丘尼可以舍弃一切去乞食,只为沿门募化得来的粮食将养活大灾荒时城里的灾民;诸如《卖头》中的乔萨罗王在失去了他的国土之后,自愿去迦尸王那受死只为生擒他的赏金可以帮助一个落迫的商旅,读到此处已然让人感动,而之后的迦尸王也因乔萨罗王此举而自愿让出自己的王位,更是让人感叹此二人的胸襟。凡此种种在泰翁的故事诗集中总能处处感受。相对于当下社会每天层出不穷的丑恶事件,泰翁的诗真的是对人身心的一种净化,哪怕只是些许的净化,那也是珍贵的。
34、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中包含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诗人总会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读诗,要透过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
35、珍惜感动,它会是你成功路上的无价之宝。因为有了感动,我们不会再感到寒冷;因为有了感动,我们不会再感到孤单;因为有了感动,这个世界变得温暖了。常钊因为在地震时受到帮助而感到感动;国人因为毛主席的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而感动;灾民因为受到帮助而感到感动,珍惜感动,这会成为你独特的美。
36、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37、印度人说泰戈尔是诞生在歌鸟之巢中的孩子,他的戏剧,小说,散文……都散发着浓郁的诗歌的气味,他的人民热爱他所写的自然而真挚的诗歌,当农民,渔夫以及一切劳动者,在田间,海上或其他劳动的地方,和着自己劳动节奏,唱着泰戈尔的诗歌,来抒发心中的欢乐和忧愁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这些唱出自己情感的歌词是哪一位诗人写的。
38、这本书无意中将泰戈尔介绍给了我,读完了他的传略和诗文,心中不作他想,只觉得有一些澄澈,像拨开一层朦胧的雾,又像擦亮了眼睛,将这世界看得如此透彻。
39、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40、心里烦乱不已,我丢下笔,走到书橱前,随手抽出了一本《泰戈尔诗选》,漫不经心地翻看着,渐渐地,我感觉那灵动的文字指引着我,像是在迷雾中看到了光亮,我不停地探寻着。突然一个激灵,一束阳光照进我的心田,我不由自主地大声朗诵了出来:“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41、(第1490期)精彩讲解:《儒林外史》与《格列佛游记》讽刺艺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