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孔子的经典言论76句集锦

孔子的经典言论76句集锦

孔子的经典言论

1、(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孔子的经典言论)。

2、译文: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3、鲁哀公二年(公元前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4、译文: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8、出自宋·欧阳修《五代·伶官传序》。灾祸常常是由于微小的疏忽造成的。智勇者陷于困境中多半是因为沉迷不悟。

9、(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10、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 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11、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永远尊敬他。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14、译文:我喜欢吃鱼,也喜欢吃熊掌;如果让我选一个,我会舍支鱼而吃熊掌。我热爱生命,也热爱仁义,如果让我选择其我会舍弃生命而取仁义。

1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6、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7、译文: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沉迷安逸享乐可以使人或国家消灭。

18、出自《庄子·则阳》。易:变化。生:产生。安全和危险都是相互转化的,祸患与幸福也是相互产生的。

1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孔子《论语》(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20、(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2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4、给你出一道有趣的翻译题:最自负的名字用孔子最讨厌的名字打最谦卑的名字。翻译是:老子用棍子打孙子。孔子怕棍子,有点邪恶哦,但愿你没猜出来!

25、孔子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26、(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27、出自清·李渔《凰求凤》。旧谓福祸难测,也无法避免。有时候明知祸事要来,人倒会十分平静。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躲不过,那就不再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平静地思考对策就是。哭天喊地,慌作一团,不仅于事无补,还显得很没气度。

2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9、·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君子崇尚义。君子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惹乱子,小人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成为强盗。

3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31、(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32、鲁哀公五年(公元前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33、(出处)《孟子·离娄上》译文: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34、·言必信,行必果。(出处)《论语·子路第十三》(译文)说到一定要做到,做事一定要有结果。

35、(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36、译文: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而支做出格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才叫做大丈夫!

3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38、译文: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39、这一年,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到昔日曾跟随自己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此时却都不在身边受教了。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4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4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43、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4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5、译文: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

4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7、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48、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9、(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50、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

51、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5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3、(注释)遇到可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54、译文: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才能公正豁达,能公正豁达才能天下归从,天下归从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大道,符合大道才能长治久安,终身没有危险。

55、译文: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5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7、译: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58、(注释)“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带头端正自己的行为,谁敢不端正呢?

59、(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60、0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61、(注释)见到利益就能够想一想是否合乎道义,遇到危难愿意献出生命,长时间处于困顿之境而不忘平生所立的誓言,也可以称作完人。

62、·德不孤,必有邻。(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邻。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4、(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65、(出处)《孟子·梁惠王上》(译文)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6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67、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6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服从;把不正直的人提拔到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会服从。

6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0、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71、(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72、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3、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74、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有限,鲁国的财政状况也一般。要求百姓在五个月内修筑一条运河,难度极大。为了激励百姓,缓解财政压力,子路自掏腰包,把自己的俸禄和家里的粮食拿出来当作补贴。这事是子路为人厚道、豪放,善待百姓。可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马上派子贡去,把子路做好给工人吃的饭倒掉,把锅砸破。子路是个急脾气,跑去跟老孔吵架。孔老二却说,子路的做法侵犯了领导的权威。

7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