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借东风的故事
1、按邵康节创造的时间起卦法,得出雷水解变地水师卦:
2、另一方认为书中实际上并未正面直接明言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只是以丰富的气象学知识预测到会有东风,因此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只是装腔作势装作使用法术,同时震慑江东。书中提及作法借东风也都是借角色之口在对话中说起,并无作者叙述行文直接确认是法术所为。
3、吴军的统帅周瑜和蜀军的军师诸葛亮在一起硏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们决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轻敌情绪,采用火攻的作战方案周瑜先用反间计,诱使曹操杀死了曹军中熟悉水战、可以抵挡他们的得力将领蔡瑁、张允。接着又叫庞统假作献计,骗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
4、周瑜利用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起初认为用火攻不存在问题,但当他站在南岸山顶上观看曹营水寨,忽然狂风大作,江中浪涛拍岸,一阵风过,刮得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使他猛然醒悟:此季节只有西风、北风,没有南风、东风,怎么能用火攻呢?于是突然往后一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从此卧病在床,着实发起愁来。
5、第一天甲子日无风,第二天乙丑日,从丙子时末开始有风,到丁丑时即二十一日凌晨一点以后东南风大起。
6、《三国》对诸葛亮借东风的描述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八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丈,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
7、这时,蜀军镇北将军黄权所部正在江北防御魏军。刘备败退后,黄权的归路为吴军所截断,不得已于八月率众向曹魏投降。同月,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时被步骘截击而死。
8、这样,如果着起大火,战船不能分开,曹操的军队就会全军覆没。周瑜又使出“苦肉计”:当着很多人的面痛打老将黄盖,然后让黄盖去诈降曹操。
9、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更觉得诸葛亮不可留,便派人赶到七星坛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会有这一手,事先离开了七星坛,回自己的根据地夏口去了。临走还给周瑜留下这样的话:「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风大破曹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周瑜只得作罢。
10、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
11、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
12、孙权的大将周瑜非常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于是想设计将诸葛亮杀死,于是要求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只羽箭。诸葛亮巧用大雾天气,用草船从曹操那里得来十万羽箭,周瑜想要杀害诸葛亮的计划落空。
13、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4、二月,袁绍大将颜良等人围攻白马,拉开了大战的序幕。四月,曹操亲自率兵北上解白马之围,他采纳谋士荀攸之计,先进军延津(今延津北一带),做出要渡河袭击袁军的态势,吸引袁军分兵西向,然后突然转向迅速赶往白马。
15、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孔明借东风的故事)。
16、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17、诸葛亮的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他也知道冬季江边一般没有东风。有文史专家研究表明:诸葛亮在备战前到处寻访江边的渔民,留意当地气候,最终在一位老渔民口中得知:“夏天蚂蝗水面浮,天变不会过中午;冬天泥鳅翻肚皮,不等鸡叫东风起;傍晚天空出现豆腐块云彩,两三天定有东风起。”赤壁地处江南,江南多暖冬,冬至后起东南风较为常见,故有“九里不怕南风多,只怕南风送九歌”之谚。后来还特意买了一些泥鳅。诸葛亮就是通过几只泥鳅结合自己所学的天文地理知识,推算出东风到来的时间。所以借东风是假,推测东风来的时间是真,倒腾泥鳅竟然成了借东风的关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成为一位成功人士,首先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其次要多留意生活细节,不然把泥鳅炖了也悟不出东风的奥妙。
18、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周瑜想不出办法,一下子病倒了。
19、我们欢迎广大喜爱《家有国学·论语》故事的朋友,若您在收听故事时发现有错误,请您添加联海文化QQ群:485725435(联海活动交流群)告诉我们,我们将万分感谢!
20、~~~~~~~~~~~~~~~~~~~~~~~~~~~~~~~~~~~~~~~~~~~
2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今天的故事吗?好啦,今天晚上的动画故事就是这样啦,明晚18点,精彩继续,同一时间咱们不见不散哦~别忘记给小太阳人哥哥留言哦!
22、先让我们看一看《三国演义》第49回对这一事件的描写。曹操北军不习惯水战,得庞统献连环计,将战船尽皆连在一起,周瑜欲用火攻破曹。
23、 七擒孟获也很有名,七擒孟获的时候的时候,孟获打不过诸葛亮但总是不服气。七次擒住他,有七次放了他。让孟获心服口服,孟获说他会一直记着诸葛亮的不杀之恩。而且诸葛亮给司马懿战争的时候,当时因为马谡守街亭,西城有可能也会失守,司马懿带着5万精兵去攻取锡城的时候,诸葛亮也没办法,所以就用了空城计,因为他知道司马懿多疑。空城计是这样的:他在空城上弹琴,城门口几个老百姓在打扫卫生,司马懿看了一下诸葛亮,琴声一丝不乱,觉着里边肯定有伏兵,可是,司马昭说,西城这么小,就算有伏兵也不会比上我们的5万精兵,可是司马仪说,如果城里不多,后山呢,就这样诸葛亮利用司马懿多疑的性格,成功的让他们退兵了。
24、(观点一)诸葛亮被《三国演义》神化了,借东风的事情根本不存在,属于艺术虚构的。
25、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操跟将士们聚在一起商量战事,有人提醒曹操防备吴军乘机火攻,曹操却不以为然。一天夜晚,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风力很大 。周渝派出部将黄盖,带领一支火攻船队,直驶曹军水寨,假装去投降。
26、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操跟将士们聚在一起商量战事,有人提醒曹操防备东吴军乘机火攻,曹操却不以为然。一天夜晚,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风力很大 。周渝派出部将黄盖,带领一支火攻船队,直驶曹军水寨,假装去投降。
27、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打败曹操。
28、周瑜让诸葛亮想办法“搞”来东风,诸葛亮当即答应:“可以借。”
29、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近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
30、接着,诸葛亮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如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
31、那个故事中,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命他在十日之内造完十万支箭。(1)面对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孔明有信心的回答说不须十日,三日便可完成,并立下军令状。鲁肃十分担心。孔明却一点也不着急,他请鲁肃借二十条船给他。,每个船上都要三十个人,还要扎草人一千个,并排列在船的两侧。两天过去了,到第三天四
32、让我们根据东南风大起的年、月、日、时,利用奇门遁甲的方法,补测验证一下这时候长江两岸的天气状况吧!
33、大家都知道隆冬季节没有东风,而在军情紧急、事关生死之际,诸葛亮则冷静思考,充分看到古来就有“冬至一阳生”的事实,他认真观察天象、水文,收集第一手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历年气候资料和当年气象征候,根据大量的资料做出了正确判断——当年冬至有大的东风,从而完成了自己的军令状。通过学习、实践积累知识,从而对新发生事物做出认识判断。从探寻事物内在、本质规律的角度出发,充分调查分析研究,就可以解除迷惑,从而达到先知先觉的科学途径。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面对各类问题时,也要充分利用这一方法。
34、实际上,黄盖在归降的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准备诈降时冲向曹营发起火攻切都安排好了,周瑜却高兴不起来,反而忧虑成疾,卧床不起。
35、孔明借东风的典故来自于《三国演义》,在这部书中设计了孔明借东风的故事桥段,突出了孔明的神机妙算。
36、一阴一阳之谓道;乐天知命故不忧。体易道探索天地,察气机象合万物。
37、周瑜让诸葛亮想办法“搞”来东风,诸葛亮当即答应:“可以借。”于是周瑜让人建起一座七星坛,诸葛亮装模作样地上坛作法,要“借东风”。到了作战那天,果然东南风大起,周瑜乘机发动进攻,一举击攻了曹军。
38、周瑜承认了诸葛亮猜中了自己的心事,诸葛亮便说自己可以借来东风,要周瑜为他搭起九尺高的七星坛,周瑜照做了,诸葛亮在坛上做法,过了几天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再次萌生了杀掉诸葛亮的心思,但是诸葛亮早已经猜中了周瑜要加害自己的意图。
39、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
40、诸葛亮在“七星坛”上祈求东南风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过气象观察,预测到了刮东南风的日期。到了预定的日期,果然东南风大作,周瑜顺利地完成了他的火攻计划。
41、而当时正当隆冬季节,天天都刮西北风诸葛亮拜访周瑜,周瑜急切地请教诸葛亮有什么办法。诸葛亮对周瑜说,自己能呼风唤雨,可以借三天三夜东南风来帮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筑了一个土台,叫“七星坛”。
42、小朋友们,其实诸葛亮没有参与赤壁之战,也并没有呼风唤雨的“魔法”,指挥赤壁之战的人是赫赫有名的周瑜,刮东风是长江上的一种自然现象,经验丰富的周瑜和黄盖抓住了时机,打败了曹操。但是诸葛亮
43、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44、拜风台又称武侯宫。在赤壁遗址的南屏山顶,为纪念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在此“设祭坛、借东风、相助周郎”而建的,传说是诸葛亮祭东风的七星坛遗迹。现存建筑系1935年重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5、但周瑜忙中出错,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没有东南风。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
46、孔明于是在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上到坛上开始作法祭风。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却并不见有东南风。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晴明,微风不动。一直到将近三更时分,忽然风声响,旗幡转动。周瑜出帐看时,旗带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待东南风大起之后,诸葛亮早已下坛来到江边,乘赵云前来接应的小船,离开周瑜营寨,回刘备所在夏口去了。
47、原来,要达到火攻的目标,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向北岸曹军放火,必须依仗着东南风才能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