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罗素悖论51句集锦

罗素悖论51句集锦

罗素悖论

1、一条线段和一条直线上的点一样多?90%的学霸都不会证明

2、如果由另外一个人给他理发,他就是不给自己理发的人。但是,招牌上明明说他要给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理发,因此,他应该自己理。由此可见,不管作怎样的推论,理发师所说的话总是自相矛盾的。

3、理发师悖论:有一个理发师,他只为不给他们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他是否应该给自己理发?(罗素悖论)。

4、现实不是科幻小说,科学发展中出现的任何理论危机都意味着我们认识的不足,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去探索、发现。因此,我们不必追求完美的理论,相反,真理的丧失、权威的崩塌才是学科发展前所未有的良机。

5、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位理发师,这位理发师声称:“给而且只给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现在问理发师是否要给自己理发。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那么根据定义,他要给自己理发;如果理发师给自己理发,那么根据定义,他不能给自己理发。这就是著名的“理发师悖论”。

6、现代集合论的诸种公理,非常具体地规定了如何建立“其他集合的集合”(setsofothersets)。

7、比如,自然数集,再比如,所有的未成年人,等等。这个假设看起来很容易使人信服,但这种不受任何限制的建构集合的方式,就出现了问题。

8、推理如下: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那么,他属于“自己不刮脸”的那一类村民,按规定,他必须给自己刮脸,所以他可以做将为自己刮脸的行为直至为自己刮脸。在理发师为自己刮脸后,他已经属于“自己刮脸”的那一类村民,按规定从此他不应再给自己刮脸了。这样理发师可以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自然合理地转换成为“给自己刮脸的人”。

9、经常被用来表示集合论的文氏图(VennDiagram)

10、小说往往能浮现出现实的影子,事实上,科学研究一直在不断地经历各种理论危机。人类科学史的发展,就是基础理论一次次崩塌、再重建的过程。

11、首先,在讲罗素悖论之前,让我们为这位德艺双馨,才高八斗,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罗素老先生鼓个掌。

12、这就引出一个问题: 他该不该给自己理发? 或者问: 他的头发应由谁理? 要是他给自己理发, 那么他就违反了自己的规定; 因为按规定, 他不应该为自己理发。

13、康托尔利用集合论向人类指出:如果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这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就是一样多的。比如正整数集合就可以和正偶数集合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每个整数的两倍刚好对应一个偶数,即x∈{整数},y∈{偶数},y=2x,所以正整数集合和正偶数集合元素个数是一样多的。

14、既然没有喝那杯咖啡,那么张三怎么会发出那条消息?

15、如果你认为数学家是在发现客观真理,那么你就不会接受维氏的分析和解决。如果你认为数学家是在发明主观理论,那么维氏的分析和解决再清楚再简单再合理不过了。

16、“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

17、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初,罗素悖论等一系列集合论悖论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集合论,甚至是数学基础的讨论。正当数学家们不但接受了集合论而且还有大部分经典分析的时候,这些矛盾动摇了它们,使得数学家们对数学的整个基本结构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

18、罗素悖论还有一些更为通俗的描述,如理发师悖论、书目悖论。

19、集合论认为:“所有集合所组成的集合”也是一个集合,故这类集合的特点是:集合本身可以作为自己的一个元素。

20、简而言之,这几位数学家的办法并不是“解决”,而是“避开”。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把所有涉及到罗素悖论的情况,都排除在外了。

21、如果我们问,一个元素的集合可以包括它自己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比如,一个集合由所有含无限多元素的集合组成,那这个集合中肯定包括它自己。

22、英国数学家罗素提出了与之相似的著名悖论:理发师悖论。这也是第三次数学危机的导火索。具体怎么回事?点开视频看看吧!

23、“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24、首先,若A属于A,则A是A的元素,那么A具有性质P,由性质P知A不属于A;其次,若A不属于A,也就是说A具有性质P,而A是由所有具有性质P的类组成的,所以A属于A。

25、如果是上帝能阻止“恶”而不愿阻止,那么上帝就是坏的;

26、(2)如果A不包括其自身,也没问题。如果A不包括其自身,A当然不会满足“成为A的一个成员”的条件。

27、罗素悖论(Russell’sParadox)

28、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产生于工业化时代的科学管理思想和方法已经过时了,现在需要的是互联网思维,是创新,是想象力,是极致,是颠覆。真的是这样吗?科学管理过时了吗?我们真的不再需要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理性分析和流程化的精细管理了吗?中国企业没有经过科学管理运动,我们在管理中习惯凭借直觉和经验进行判断,决策的随意性很大,对人的依赖性很大,总愿意创新尝试新事务、新概念,缺少踏踏实实的持续改进精神。恰恰是在互联网时代反而我们应该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建立现代管理体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1996年在华夏基石彭剑锋等六位教授的帮助下起草了《华为公司基本法》,帮助华为初步完成了对核心价值观和管理政策的系统思考;从1998年起至今,为了适应国际化、全球化经营的要求,华为持续投入十几亿美元,邀请IBM、accenture等多家世界级著名顾问公司,先后实施了五大类、几十个管理变革项目,主要是IT、TCNP、战略规划项目、IPD项目、集成供应链项目,每一个项目中都包含的有十几个子项目,持续的十几年,直到今天都没有完成。引进世界先进管理体系要“削足适履”,先僵化、后优化任正非总裁为引进世界先进管理体系的变革确定了“削足适履”,提出先僵化、后优化。“我们一定要真正理解人家百年积累的经验,一定要先搞明白人家的整体管理框架,为什么是这样的体系。刚刚知道一点点,就发议论,其实就是干扰了向别人学习。”“所谓‘削足适履’,不是坏事,而是与国际接轨。我们引进了一双美国新鞋,刚穿总会夹脚。我们一时又不知如何使它变成中国布鞋,如果我们把美国鞋开几个洞,那么这样的管理体系我们也不敢用。因此,在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削足适履。”(任正非)华为管理改进“七反对”原则管理变革要继续坚持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达到实用目的的原则。在管理改进中,要继续坚持遵循“七反对”原则:坚决反对完美主义、坚决反对繁琐哲学;坚决反对盲目创新;坚决反对没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优化;坚决反对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导变革;坚决反对没有业务实践经验的人参与变革;坚决反对没有充分论证的流程实用。任正非在2009年提出“七反对”原则,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努力,管理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本上建立起了一个集中统一的管理平台和较完善的流程体系,支撑了华为公司进入世界信息与通讯技术产业的领先行列。

29、那么,具体到罗素悖论,如何分析和解决呢?很简单,R是数学家发明构造的,数学家给出的规则对于“R是否属于R”给出了一个矛盾式的规则,相当于没有定义。没有定义起码有三种可能性:缺少定义,重言定义,矛盾定义。

30、因此,在研究关于线段的几何学中,我们分析在一个平面中,所有线段之集合的属性。而这个集合的构成元素(即,线段),它们本身也是集合。

31、发明“集合论”(settheory)的人同样如此,他们从一个相当模糊的“集合”概念出发,而这种模糊导致了一些严重问题。

32、数学史上把贝克莱的问题称之为“贝克莱悖论”。笼统地说,贝克莱悖论可以表述为“无穷小量究竟是否为0”的问题:就无穷小量在当时实际应用而言,它必须既是0,又不是0。但从形式逻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矛盾。

33、几个世纪前,罗马教廷出了一本书,书中用当时最流行的数学推论导出“上帝是万能的”。一位智者针锋相对地问:“上帝能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吗?”

34、在朴素的集合论中有这样一个假设:对于任何一个性质,满足该性质的所有元素,可以组成一个集合。

35、明白了这些,我们就可以讨论罗素悖论的数学表达了。罗素说:设集合S是所有不属于自身的集合构成的集合,即S={x|x∉S}。那么,S是否属于自身呢?

36、(2)如果B不包括其自身,它将满足条件,成为它自己的成员之一;所以,B将必须包括其自身!

37、假设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之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

38、张三穿越到未来,得知自己将发生不幸;为了避免不幸的发生,张三回到现实做出了避免导致不幸发生的行为;结果就是张三在未来没有发生不幸。

39、芝诺提出,由于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一个暂时的位置,所以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

40、这位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刮脸?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那么,他属于“自己不刮脸”的那一类村民,按规定,他必须给自己刮脸。如果他给自己刮脸,那么,他属于“自己刮脸”的那一类村民,按规定他绝不应给自己刮脸。因此,不刮,该刮;刮,不该刮!

41、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

42、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就不符合“我说的这句话是假的”,则这句话就是假的;

43、总而言之,罗素悖论的解就是将朴素集合论进一步完善成现代集合论的过程。

44、(1)“不是自然数的所有东西的集合”(注:这个巨大的集合包括“披萨”、“加利福尼亚州”,同时,也包括其自身,因为此集合当然也不是自然数);

45、这个悖论,以及产生自“自含集合”(setsthatcontainthemselvesasmembers),和产生自巨大的、不充分定义的“所有事物”之集合的其他难题,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集合”这个概念:它要更加正式,并且基于公理。

46、这一矛盾被称为“外祖母悖论”,也叫“祖父悖论”。

47、飞矢不动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中的一个。人们通常把这些悖论称为“芝诺悖论”。

48、这个难题,很自然地源自我们对“集合”的开放的、朴素的定义。

49、作者:AndyKiersz(seniorquantreporteratBusinessInsider,曾在芝加哥大学和普渡大学研究数学)

50、有一天一名顾客来到店里看到了这块牌子,他就问理发师:“你给自己刮胡子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