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成语
1、满不在乎:丝毫不在意,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
2、不虞之誉:虞,预料。出乎意料的称赞。不能用作“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3、7)风前残烛: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4、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5、"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6、老羞成怒:词义也是相近而不相同。“老羞成怒”是指“因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而“恼羞成怒”是指“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所以,它们的音和义都有细微差别,不能随意替换(应根据具体语境而定)。
7、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聩:耳聋。
9、身先士众: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同“身先士卒”。
10、蛛丝马迹: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留下的痕迹可以查出灶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不用于太明显的痕迹和线索。
11、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成语、熟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熟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而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错误判断。有些成语、熟语在运用中,它自身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或风马牛不相及,或前后矛盾而造成误用。
12、(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13、心有余悸:应针对已经过去的事而言。“有一个同学跟我说:‘想到八个月后就要参加高考,我就心有余悸。真的还没有准备好呀!’”(这高考是八个月后的事,用在句中不合逻辑。)
14、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例他们两个眉来眼去,早就好上了。例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15、独占鳌头: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16、(解释):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17、责无旁贷:责,责任。贷,推卸。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18、"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9、以上所谈是色彩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三点,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
20、孩子学习和记忆不好,是因为没有掌握学习和记忆方法,我们专注高效学习方法研究,免费帮孩子诊断学习问题。
21、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22、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23、造句: 班长身先士卒,第一个跳进了湍急的洪水中。
24、第十一类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诱你见同忘异,在共同语素上设错。
25、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26、这个阶段,你先前摘录的高频成语和实词就可以派上用场了,闲暇时拿出来翻一翻,以加深印象。
27、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28、"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不可用于视觉方面。“置若罔闻”和“置之度外”都含有“不放在心上”的意思。但“置若罔闻”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置之度外”指把生死、荣辱、安危、苦乐等放在个人考虑之外。
29、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也形容因饥寒冻馁而战抖的样子。例我又在北平看见摩登小姐们骑车游春,看他们那种战战兢兢的样子,实在令人不好受。例有那等贫寒之家,身无遮体之衣,口无应饥之食,战战兢兢,冻剥剥的袖手低头。
30、剑拔弩张:剑从鞘里面拔出来了,弓也拉开了。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31、间不容发: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
32、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李景把门面装潢得金碧辉煌,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在霓虹灯下,真叫人目迷五色,爱不释手。例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33、 作为珍珠产业的老字号,南珠宫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海水珍珠养殖基地,从此拉开了中国人工海水养殖珍珠的序幕。标准化生产和转型升级,为整个南珠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4、(解释):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35、4)光前绝后:比喻事情做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36、(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37、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38、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势头并未停止。不能用作“正~”。
39、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叮嘱。后来形容恳切地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