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
1、他们吃喝得非常浪费,衣裳凌乱,醉得不省人事,看上去痴肥愚蠢。(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
2、(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3、“您还会看到他身上有狼的血液。”小魔鬼又说。这时,一个仆人端着葡萄酒出来,不小心跌了一跤。农夫就开始骂他:“你做事怎么这么不小心!”“唉!主人,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吃饭,饿得浑身无力。”“事情没有做完,你们怎么可以吃饭!”
4、(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列夫托尔斯泰)
5、1910年11月10日,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从自己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秘密离家出走,伴他同行的有他的医生和小女儿亚历山德拉。托尔斯泰在途中患肺炎,最后客死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的站长室里。
6、小魔鬼开始想,怎样才能把农夫变坏呢?他就把农夫的田地变得很硬,想让农夫知难而退。农夫挖了半天,很辛苦,但他休息了一会儿后,还是继续挖,没有一声抱怨。小魔鬼看到计策失败,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
7、塞瓦斯托波尔故事写作的成功,为作家此后写作《战争与和平》作了准备。从前线归来,托尔斯泰就回到彼得堡,加入了冈察洛夫。屠格涅夫等为代表的俄罗斯文化界优秀代表人物的行列。在五十年代他还写出了著名短篇《琉森》。直接把批判的矛头对准资本主义。在《哥萨克》一篇里,他主张贵族走向平民化,赞美接近大自然的普通劳动人民纯朴,原始,单纯的道德生活。正是在《哥萨克》里,托尔斯泰第一次表现出自已跟贵族阶级决裂的意向,同情劳动者,疏远贵族阶级,呼吁走“平民化"的道路。
8、他先派了一个小魔鬼去扰乱一个农夫。因为他看到那个农夫每天辛勤地工作,可是所得却少得可怜,但农夫还是那么快乐,非常知足。
9、(你必须在额上流汗,以资获得你的面包。列夫托尔斯泰)
10、2022-04-1408: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1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12、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一同前往高加索当兵,此时他尝试写作,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
13、有个老魔鬼看到人间的生活过得太幸福了,他对小魔鬼们说:“我们要去扰乱一下,要不然魔鬼就无法存在了。”
14、什么是明智的策略?是多面手,还是一招制敌?
15、老魔鬼觉得奇怪,难道没有任何办法能把这农夫变坏?
16、有一天,老魔鬼来了,小魔鬼告诉老魔鬼说:“您看!我现在要展示我的成果了。农夫身上现在已经有猪的血液了。”只见农夫办了个晚宴,所有富有的人都来参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点,还有好多仆人服侍。他们吃喝得非常浪费,衣裳凌乱,醉得不省人事,看上去痴肥愚蠢。
17、(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
18、在夫妇之间要有彻底的不和,或是同心一致的爱情,才能在家庭生活中掀起一点波澜。夫妇之间的关系若是暧昧不清,在任何的情况之下,都能发生一些事情。有许多家庭,丈夫和妻子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令人厌烦的生活,那只不过是因为在他们夫妇之间,既没有彻底的不和,也没有同心一致的爱情。《安娜卡列尼娜》第七部第二十三章
19、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抗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
20、他是上一世纪的人,具有那个世纪年轻人所共有的那种难以捉摸的侠义精神、富于进取心、过于自信、待人宽厚和耽于酒色的性格。他看不起我们这个世纪的人,这一方面是由于他天生的骄傲,一方面是因为他恼怒在我们这个时代得不到像在他那个时代的权势和成就。他生平的两大嗜好是打牌和女人;他一生中赢过几百万卢布,同数不清的、各个阶层的女人发生过关系。
21、小魔鬼每年都对农夫说当年适合种什么,三年下来,农夫就变得非常富有。他又让农夫把米拿去酿酒贩卖,赚取更多的钱。慢慢地,农夫开始不工作了,靠着贩卖的方式,获得大量金钱。
22、列夫,托尔斯泰在一生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学遗产和创作经验,为发展全人类的文化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23、要读书,更要发声!不论你是想吐槽还是有疑惑,有观点还是想表达见解,都欢迎私信我们畅所欲言,伴读君每周精选精彩问题汇总。
24、(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25、农夫又渴又饿,来到树下休息,想不到面包和水都不见了。
26、小魔鬼先去跟农夫做朋友,农夫很高兴地和他做了朋友。因为魔鬼有预知的能力,他就告诉农夫,明年会遇干旱,让农夫把稻谷种在湿地上,农夫便照做。果然,第二年别人没有收成,只有农夫的收成满满,他因此而富裕起来。
27、在《复活》里,作者暴露了俄国寄生阶级的腐朽本质,有力地控诉了旧时代制度的黑暗。揭示了人民的艰难贫困是由地主资产阶级造成的,作者从受苦的人民立场上,鞭挞了腐朽的统治阶级。
28、从一八六一年的农奴解放开始,到一九0五年的第一次俄罗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之间的俄罗斯转换期间,托尔斯泰所创造的艺术,借用冈恰洛夫的话,是以对于心理生活中秘密活动的深刻知识以及灵魂辩证法的发展过程等的描述能力,与本能感觉上的道德洁癖等,而闻名于世。
29、《复活》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经典名著。出版后受到全世界广泛的关注。《复活》的写作方法,写人物的目光,神色,动作,沉默等等心理艺术表现,同样是十分地出色,达到了人物,语言,动作行为的有机触合,它在小说艺术上的独创性是极为鲜明的!
30、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31、他说,如果每个人都不爱自己而爱他人,在这个世界上便可以建立起上帝的天国,这是人类惟一的自救之道,这是完全纯粹的宗教。由这个出发点,托尔斯泰反对所有的暴力,否定国家存在的价值,否定权力的机构,否定教会,否定私有财产。
32、(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个谦虚的人的时候,你马上就已经不是个谦虚的人了。列夫托尔斯泰)
33、托尔斯泰的作品、见解、教条,与其派系之中的矛盾,实在是相当地明显。托尔斯泰用其不凡的笔触来描写俄罗斯人的生活,并提供了世界文学第一级的作品,实是属于天才型的艺术家。但是另一方面,托尔斯泰却是个狂信基督教的地主。
34、中期(1863~1880)这是托尔斯泰才华得到充分发展、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时期,也是思想上发生激烈矛盾、紧张探索、酝酿转变的时期。
35、小魔鬼把农夫午餐的面包和水偷走了。他想,农夫干得那么辛苦,又累又饿,这下面包和水都不见了,农夫一定会暴跳如雷。
36、安娜是俄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的妇女形象之一。小说里还描写了列文紧张的精神探索和对生活出路的寻求,他所考虑的社会问题正是当时对俄国社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改良农业等等,但也经受到挫败。《安娜卡列尼娜》也是一部爱情小说,其中对安娜的美貌魅力的描写,对列文与吉娣的恋情心理描写,对家庭生活的描述,都充满着惊人的真实!其人物形象个性塑造,仿佛出自雕塑家的神奇之手。《安娜卡列尼娜》将永世成为一颗明亮的艺术之星!
37、(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38、幸运的不是始终去做你希望做的事,而是始终希望达到你所做的事情的目的。
39、(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40、《安娜卡列尼娜》是继《战争与和平》之后,托尔斯泰创作的一部煌煌巨作。无论在作品结构,语言运用,性格刻画,心理分析,自然景色等互融交汇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安娜卡列尼娜》被誉为艺术瑰宝,世界文学中的第一流珍品。
41、这段时间他继续分析自己的成长历程,写成《少年》和《青年》成为研究他思想成长的重要资料。并将自己的战争经历写成《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发表之后很受欢迎,他开始在文学界小有名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对他抱有很高希望。
42、小魔鬼开始想,怎样才能把农夫变坏呢?他就把农夫的田地变得很硬,想让农夫知难而退。农夫挖了半天,很辛苦,但他休息了一会儿后,还是继续挖,没有一声抱怨。小魔鬼看到计策失败,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
43、(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列夫托尔斯泰)
44、(只有肚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才有益无害,同样,只有当你有爱心的时候,去同人打交道才会有益无害。列夫托尔斯泰)
45、(我会有这样的爱情全世界在我眼中这时分为两半:一半是她,那里一切都是欢喜,希望,光明;另一半是没有她的一切,那里一切是苦闷和黑暗。)
46、有个老魔鬼看到人间的生活过得太幸福了,他对小魔鬼们说:“我们要去扰乱一下,要不然魔鬼就无法存在了。”
47、(为了要活得幸福,我们应当相信幸福的可能。)
48、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
4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50、“您还会看到他身上有狼的血液。”小魔鬼又说。这时,一个仆人端着葡萄酒出来,不小心跌了一跤。农夫就开始骂他:“你做事怎么这么不小心!”“唉!主人,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吃饭,饿得浑身无力。”“事情没有做完,你们怎么可以吃饭!”
51、塞瓦斯托波尔故事写作的成功,为作家此后写作《战争与和平》作了准备。从前线归来,托尔斯泰就回到彼得堡,加入了冈察洛夫。屠格涅夫等为代表的俄罗斯文化界优秀代表人物的行列。在五十年代他还写出了著名短篇《琉森》。直接把批判的矛头对准资本主义。在《哥萨克》一篇里,他主张贵族走向平民化,赞美接近大自然的普通劳动人民纯朴,原始,单纯的道德生活。正是在《哥萨克》里,托尔斯泰第一次表现出自已跟贵族阶级决裂的意向,同情劳动者,疏远贵族阶级,呼吁走“平民化"的道路。
52、有一天,老魔鬼来了,小魔鬼告诉老魔鬼说:“您看!我现在要展示我的成果了。农夫身上现在已经有猪的血液了。”
53、(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54、老魔鬼又派了第二个小魔鬼去。第二个小魔鬼想,既然让他更加辛苦没有用,那就拿走他所拥有的东西吧!小魔鬼把农夫午餐的面包和水偷走了。他想,农夫干得那么辛苦,又累又饿,这下面包和水都不见了,农夫一定会暴跳如雷。
55、在《复活》里,作者暴露了俄国寄生阶级的腐朽本质,有力地控诉了旧时代制度的黑暗。揭示了人民的艰难贫困是由地主资产阶级造成的,作者从受苦的人民立场上,鞭挞了腐朽的统治阶级。
56、托尔斯泰其见解中的矛盾,不应该从现代的劳工运动以及当代社会主义的立场来评论《当然,像这样的评论是必要的,但是仅仅如此却不够充分》,而应该从被高压姿态的资本主义、大众的愈益贫困以及土地征收所逼,而不得不发出抗议之声,纯朴的家长制俄罗斯农民的立场,来评论其矛盾。
57、在十九世纪的七十年代,托尔斯泰写出了杰作《安娜卡列尼娜》。作品通过主人公,一位优秀的俄罗斯贵妇人安娜卡列尼娜命运遭际,展现了俄国社会的风貌及俄国的历史进程。书中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是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故事,所体现的是城市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豪华的城市文化,结局是安娜的卧铁轨而亡,渥伦斯基精神濒临崩溃。一条是列文与吉提的恋爱进程,所体现的是俄罗斯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理想,其结果是列文和吉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幸福。但小说的内容远远超过了这一创作意图,而是通过家庭变迁的兴衰存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变革,通过家庭成员的命运起落,升降沉浮,矛盾纠葛这个角度生动有力地反映俄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托尔斯泰以一系列生动的叙述描绘令人信服地表明,安娜家庭的分裂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安娜和卡列宁性格冲突的必然结果。安娜展示的是诚挚美好,而卡列宁是伪善卑鄙的官僚之辈。
58、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59、(对于人生,理想是不可缺少的。但,理想,只有当它完整无缺时,才是理想。它的方向,只有当它指着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数学的直线时,才能表示出来。列夫托尔斯泰)
60、在战争的描写上,从总司令到普通士兵,都有生动的描绘。托尔斯泰强调了库图佐夫总司令的民族特征,突出了他与俄罗斯人民的联系,写了他的单纯,朴实和善良,把他写成了真正的人民战争的统帅,俄罗斯人民爱国精神和斗争意志的体现者。《战争与和平》的确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宏伟史诗。全书写了五百多位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从上层社会官僚到下层平民百姓。其中生死存亡之命运交替,善良智慧与狡诈凶险的博斗较量,英雄无畏与胆怯懦弱,意志坚定与消沉堕落,聪明智慧与愚蠢至极,都有着各色各样的表现,令人惊叹神来之笔……各种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也尽其各态,一一呈现出原形,这在文学史上也並不多见。
61、只见农夫办了个晚宴,所有富有的人都来参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点,还有好多仆人服侍。他们吃喝得非常浪费,衣裳凌乱,醉得不省人事,看上去痴肥愚蠢。
62、(人的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列夫托尔斯泰)
63、台湾大学周志文教授:守候着我的“笨”女儿,直至她花开烂漫(全)
64、他用极其严正的写实主义来揭穿所有的假面于世人,但另一方面却又宣扬世界上最丑恶的事物之一宗教,并致力于让基于道德信念的祭司来取代官僚的祭司,亦即致力于养成更加洗练、难以对付的祭司。然而,托尔斯泰的见解与教条之中的矛盾,并非偶然。那是反映一八六一年的农奴解放之后,充斥于俄罗斯人生活中的矛盾状况。
65、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在追索托尔斯泰的思想时,忘却我们潸然泪下的感动。我们被托尔斯泰在八十二岁高龄之时不得不离家的固执,以及托尔斯泰的思想极点中彻底的厌世主义所打动。而且,与托尔斯泰所生存时代的俄国,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异的我们所生活的现代,人们有太多受托尔斯泰思想所感动的机会。
66、(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列夫托尔斯泰)
67、托尔斯泰辉煌的艺术成就,在俄国十九世纪发展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68、小魔鬼先去跟农夫做朋友,农夫很高兴地和他做了朋友。因为魔鬼有预知的能力,他就告诉农夫,明年会遇干旱,让农夫把稻谷种在湿地上,农夫便照做。果然,第二年别人没有收成,只有农夫的收成满满,他因此而富裕起来。
69、(财产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财产的分配与保卫占据了整个世界列夫托尔斯泰)
70、(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71、列夫,托尔斯泰在一生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学遗产和创作经验,为发展全人类的文化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72、《两个骠骑兵》(1856)写父子两代人,作者欣赏父辈的热情豪迈的骑士风度,而鄙弃子辈的猥琐自私的实利观点。
73、(幸运的不是始终去做你希望做的事,而是始终希望达到你所做的事情的目的。)
74、(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列夫托尔斯泰)
75、革命家列宁对于托尔斯泰的评论,真可以说是与托尔斯泰的本质相符,并令人有共鸣之感。概括地说,托尔斯泰叫人们要回归真实的基督教精神。
76、托尔斯泰辉煌的艺术成就,在俄国十九世纪发展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77、然而不知不觉中,他为少年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和夸大的自尊心所驱使,以至这种追求完美的信念丧失了无功利观念的性质,变成了实用的性质与物质了。他慢慢地也学会了放荡自己。最后,有一样东西救了他:那就是绝对的真诚、坦白和善良。
78、托尔斯泰辉煌的艺术成就,在俄国十九世纪发展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79、只见农夫办了个晚宴,所有富有的人都来参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点,还有好多仆人服侍。
80、托尔斯泰的艺术,不只对俄罗斯文学,至今仍对世界的文学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而托尔斯泰所发展出来的思想,也给予世界很大的影响。
81、有个老魔鬼看到人间的生活过得太幸福了,他对小魔鬼们说:“我们要去扰乱一下,要不然魔鬼就无法存在了。”
82、托尔斯泰无论如何是一个高峰,不菅将来世界文学如何发展,出现多少伟大的人物,托尔斯泰这座文学高是不会被淹没的,这是因为托尔斯泰的全部作品,生动逼真地反映了他生活过的那个时代特有的风云变幻,时代特征,民族精神!托尔斯泰所写的生活是具体的社会历史的纵横面。就广泛性,深刻性而言是独具的,是当时的作家所不能达到的。在古希腊荷马时代产生了《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英雄史诗。这只能由古时代的游唱诗人才能写得出来。我国十八世纪的古典名著《红楼梦》也只有曹雪芹才能写出来。那是特定时代作家的产物。同样,《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只有托尔斯泰才能写出来。最根本原因是:无论是古希腊的荷马,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十九世纪的上半叶法国的巴尔扎克,我国的曹雪芹,以及列夫托尔斯泰。除了他们在文学上的天才外,他们的作品是对各自所处时代社会生活最深刻的体会和感受!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精神思想意识总是和时代的进步潮流密切相关的。
83、(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列夫托尔斯泰)
84、也就是说,托尔斯泰对于专制国家与资本主义体制的痛责,与无数纯朴的俄罗斯农民的想法、感觉.完全一致。然而,正因为托尔斯泰用朴直的农民眼光来看这个社会,所以无法看清民众困乏的真正原因资本主义的本质,而产生了其世界观根本上的矛盾。这也是托尔斯泰的悲剧。
85、“您还会看到他身上有狼的血液。”小魔鬼又说。这时,一个仆人端着葡萄酒出来,不小心跌了一跤。农夫就开始骂他:“你做事怎么这么不小心!”“唉!主人,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吃饭,饿得浑身无力。”“事情没有做完,你们怎么可以吃饭!”
86、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