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的名人名言
1、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2、遥想当年,英姿勃发的温侯吕布配上风驰电掣的赤兔宝马,横戟立马于虎牢关前,令天下英雄竞折腰的场景,是何等得意气风发,荡人心魄!堪称《三国演义》中最令人血脉喷张的激昂画面。吕布此人受上天眷顾许多,日有风驰电掣、一跃千里的赤兔宝马为伍,夜有娇姿欲滴、柔情似水的貂蝉美人相伴,更有纵横天下、令三国武将无颜色的绝世武功,人生得意也莫过如此,“人中吕布”之言确非虚传!只可惜,吕布逐小利而失大义,眷娇妻而轻将佐,数度失去了雄霸天下的良机,最终落得了殒命白楼门、屈作阴曹鬼的凄惨下场,人生际遇可谓从巅峰一坠而入谷底。究其原因,皆其自取也!吕布死后,赤兔马长久追随被奉为千古义绝的武圣关公,然而即使极尽所能力挺关羽的罗公却也未敢再用类似“人中关羽,马中赤兔”的溢美之词来形容关羽赤兔组合。足可见在罗公心中,关羽虽堪称完美,但英雄宝马的第一位置有且也只有吕布和赤兔配属。
3、(赏析)马氏五常:书中对马氏五兄弟的称呼。老四马良,字季常,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才华出众的马良为刘备奠基蜀国可谓出力不少,只是可惜的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兵败,马良也遇害身亡。
4、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5、汉朝无起色,医国有称平;立誓除奸d,捐躯报圣明。极刑词愈烈,惨死气如生。十指淋漓处,千秋仰异名。
6、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7、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罗贯中
8、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关于三国演义的名人名言)。
9、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
10、曹操的雄才大略举世公认,无人质疑,关键是在于对他奸雄身份的评价是否得当。长久以来,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和历代统治者为防止权臣篡位、宣扬正统的考量,处心积虑地将曹操不断地阴险化、妖魔化,使曹操沦为千古奸臣的代表人物。因此“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逐渐成为公认的对曹操最为精辟的总结和定位。不过,姚看江湖却不愿苟同于此言。曹操这种直言敢谏,率性而言的人,即使生活于治世之中,也难免犯统治者之忌,遭既得者之妒,而最终落得含冤而死,曝尸荒野的悲凉下场,这是挑战封建权威的必然结果;相反,生于乱世的曹操以其雄霸天下的锐气和百折不挠的执着,可以终战乱于危局,救黎民于水火,是于国家有大功,于百姓有大德的明君英主,其功绩不压于匡扶汉室中兴的光武帝刘秀,只因一姓为“刘”,一姓为“曹”,方才落得千古忠烈与千古奸雄的天渊之别境遇。然而,天下为人人之天下,而非一人一姓之天下,祸乱天下的始作俑者正是汉室皇族,如此罄竹难书之族,又有何正统可言?天下百姓历经磨难未去严惩元凶已是仁慈,怎可再奉如此之人复为君主?所谓的“君权天授”只不过是封建统治者愚弄百姓、巩固统治的伎俩和骗局罢了。其实早在陈胜吴广起义之时就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言,况且汉室本就取自大秦,曹公取之有何不可?奈何非要定之为奸雄?封建之人尚可言曹公为奸雄,然文明开化的今人则不宜再呼曹公为国贼。若无曹公当年结束国家纷乱之功,而任由汉室江山在献帝招牌下腐朽堕落,今人的祖先又要经历多少苛政的蹂躏和战乱的涂炭,或许当世诸人连出生的机会也没有,又怎可生出利齿而讨伐曹公?姚看江湖以为,“于汉室有大过,于天下有大功”,这才应是对曹公最为中肯的评价。
11、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语
12、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13、……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
14、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15、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16、玄德闻徐庶之语,方悟司马德操之言,似醉方醒,如梦初觉。引众将回至新野,便具厚币,同关、张前去南阳请孔明。
17、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才俊横流的激情时代,即使才华横溢、妙计可安天下的一代奇才周瑜周公瑾,兀自只能在诸葛亮皓如日月的光辉掩映下苟且而生,更别提其他寻常的谋士良臣了,足可见当时英雄齐聚、百舸急流的残酷与无情。周瑜的才华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冠绝天下的栋梁奇材,只可惜他时乖命蹇,竟然与千古智绝的诸葛亮狭路相逢在了同一时代,使其只能尴尬地沦为陪衬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的绿叶和垫脚石,这不能不说是周瑜人生际遇的莫大悲哀。可惜,聪明一世的周瑜不能像后来的司马懿那样以拙御巧,以愚对智,用站位的更高来弥补智慧的不足,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跑中拖垮事必躬亲的孔明。心急气躁的周瑜选择了最不明智的短兵相接,妄图在近身肉搏中一役而全歼诸葛亮,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屡受羞辱、一败涂地的尴尬和耻辱。周瑜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终于吐出了压抑心中许久但却一直不愿面对的心腹之言“既生瑜,何生亮”,为他曾经风光无限的人生画上了最为凄美的句号。这样一句虽无华丽辞藻堆砌的平淡之语,却有着翻江倒海的强劲之力,强烈地冲击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田。因为它不仅是对周瑜悲剧人生最真实,最残酷的写照,同时也是那个天才汇聚年代里所有竞雄失败者们感同身受的一致呐喊。
18、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
19、张昭性情直爽,敢于犯颜谏诤,从不偷容取合。
20、刘禅为人糊涂昏庸,投降曹魏以后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宴请群臣,在宴席上他故意让宫女演奏蜀国的音乐,跳蜀国的舞蹈,蜀国的官员无不十分伤感,只有刘禅面有喜色。司马昭问刘禅说:“你思念蜀中吗?”刘禅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意思是,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中。由此形成了一个典故叫乐不思蜀。
21、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22、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动心哉!三国演义中的.名句有哪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3、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24、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摘自《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25、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26、玄德请徐庶饮酒,庶曰:“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
27、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2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
29、这一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而曹操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没有说他能成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称帝,在史书上成为王莽、董卓一类的人。
30、(赏析)“既然有我周瑜在世,为何还要有一个诸葛亮”。这句话反应的是周瑜不算宽广的心胸和永不言输斗争心态。他面对一个才能和智谋都不输于自己的人他不是去讨教,而是选择了嫉妒和想方设法的与之争斗甚至陷害,这种要不得的心态终究使自己心愿难遂,且英年早逝。由此可见,心态决定着一个人的社会际遇,良好的心态决定于一颗宽容的心,也决定了一个人成熟的思想。它是人与人之间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同时它也是生活的调味剂,使你的生活更加的充满甜蜜和美好。
31、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马谡)
32、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33、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
34、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35、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36、 TOP10 “此城中有妓女否?”——曹操
37、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38、孙策临死的时候嘱咐孙权的一句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渝~
39、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40、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41、玄德立马于林畔,看徐庶乘马与从者匆匆而去。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
42、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43、吾欲伸张大义于天下,挽救黎民百姓于泥浆。——诸葛亮《三国演义》
44、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
45、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罗贯中《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