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句的作用和好处
1、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2、“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陈与义《舟抵华容县夜赋》)
3、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4、这是北京市某区小学语文五年级的练习册(卷子?)。这篇短文分别介绍了一些天象,如“晕”“华”“虹”“霞”。其中,“美丽的七彩光圈”是晕,“比晕小的彩色光环”是华,“彩色的圆弧”是虹,红色云彩是霞。
5、我们知道清代有一个大才子,叫李渔,人称李十郎。他批阅过《三国志》,改定过《金瓶梅》,中国认为李十郎是“中国戏剧理论始祖”。本事当然是有的,但是他嘲笑宋祁这句诗。(比喻句的作用和好处)。
6、拟人就是把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甚至抽象的概念当成人来写,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言论、行动、声音和笑貌,以便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具体的感觉。如“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把天空的星星当作淘气可爱的孩子写。
7、“呖呖莺歌溜的圆”(《牡丹亭·惊梦》)。用“圆”字形容声音。
8、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比喻句的作用和好处)。
9、那太阳左手拿着一个七彩画板,右手握长长的画笔,在天空的大画布上,一抹,又一抹,浓墨重彩的演奏出黎明的乐章。
10、在图书馆扒着睡觉的时候流口水,就象晚年石钟乳一样
11、“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
12、我们形容从后面轻轻走来的袭击者,会说“像鬼一般突然袭来”,来形容他的无神无息。形容从后面轻轻走来逗自己玩的女孩,会说“像猫一样轻盈而来”,来形容她体态轻盈可爱。但这些都是很普通的比喻句,假设某读者有过那如猫般轻盈可爱的女朋友,他可以会心一笑。从来没体会过女孩温柔的单身汉,就难免觉得这句子很可笑了。
13、例句:太阳(本体)是(比喻词)个忠实的向导(喻体),它在天空给你指引方向。
14、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15、他说:这话纯粹胡说,让人难以理解,打架声音可以叫作“闹”,桃李只能“争春”,你难道想上天,还红杏“闹春”?我没见过你这种玩意儿。如“闹”字能用,那么“炒”字“斗”字“打”字都能用。“红杏枝头春意炒”?“红杏枝头春意斗”?“红杏枝头春意打”?
16、雨中的桃林,没有尘埃,没有鸣噪,幽静得像是仙境。
17、“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李贺《胡蝶飞》)。李贺是鬼才,所以他说声音是热的。把听觉转化成感觉或触觉。
18、8) 西湖像一块碧玉,也像一面铜镜。
19、黄山奇石真奇妙,那些石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如同一幅幅图画。一棵棵松树像威武的士兵,守卫着黄山。山顶上有一块仙人石,像一只靴子,倒置在石台上,人们称为“仙人晒靴”。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只见一块像猴子似的石头蹲在山上,看着一望无际的云海,真是又淘气又可爱。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20、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
21、请读读下面的拟人句,体会一下运用拟人修辞方法的好处。
22、学生自主交流后小结:作者在这个小节中不仅用比喻手法介绍形状颜色,在介绍不同品种的郁金香的名字时也用上了比喻。虽然都是比喻,但是形式不同,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感受。
23、野花遍地都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4、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25、悠扬的马头琴声,喷香的奶茶,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骏马在奔驰,牧民在歌唱,那草原上的小花、牛羊、骏马、牧人,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画。
26、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27、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28、比喻句中的要说明的事物和作比喻的事物并不是同一类的,但是它们有相似之处,“长城”和“长龙”的相同点是“长”。
29、明喻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明喻是最常用的比喻手法。
30、(句中把“树上的柿子”比作“火红的灯笼”)
31、从“五彩海”可以感受到花的品种多,颜色多,种花的地方大。
32、仔细分析两位先生提供的几种比喻的例句,可见端倪。
33、其实这种事,古诗词里太多了,就是发挥想象,比如《礼记·乐记》有一节把听觉和视觉拍合,“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把声音比喻成一串珠子,让人能想象得来声音的形状。
34、她的文章写得很好。结构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样严密。
35、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36、(2)暗喻:甲是乙。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常用“是”、“变成“成了”等比喻词连接。
37、敌机逃窜了,我们的飞机紧紧追在后面,像豺狗追小白兔一样,一前一后。
38、在阳光下,清风吹拂着它的花瓣。那些美的令人惊异的花瓣就随风散落,有的在风中摇曳着;有的在屋前打转着;有的在人们身边徘徊似乎不愿离去;还有的不住的狂舞飞旋,像是一定要展现它最秀美的一面给人们看到才肯罢休呢,花蕊是那般细小呵!像是金光闪闪的麦穗,斜斜的舒展开来。带着几分慵懒,却又看着十分舒服。嫩嫩的,脆脆的,既柔软又带些坚韧。
39、后院的景色更加迷人,远处的柳树枝上铺满了雪,像长出了银白色的枝丫。再看那银白色的地毯上几个小孩子在嬉戏、玩耍、堆雪人、打雪仗。整个后院充满了宁静而祥和的气息。
40、还有哲学家培根,他就说:音乐的声调摇曳(thequaveringuponastopinmusic)和光芒在水面浮动(theplayingoflightuponwater)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similitudes),而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thesamefootstepsofnature,treadingorprintinguponseveralsubjectsormatters)。
41、小结:把堤坝比作“万里长城”,写出了堤坝长而雄伟,修建艰辛,更写出了荷兰人与大自然争夺土地的毅力和决心。理解比喻句时要从喻体特点入手,读懂句子深层的含义。
42、关于国外的诗,我读的不多,这次就免了,但是方法实际上跟中国差不多。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就再举几个例子,就算作本文的结尾啦!——
43、小河真美啊!远看它绿得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蜿蜒曲折地绕着小山村;近看它清得可见河底的鱼虾。
44、看,菊花的花有大有小,大的像绣球,小的似碧玉,美极了。再看那花瓣,有的像少女的卷发,有的似老爷爷的拐杖,有的若蛟龙的爪子,还有的如喷泉洒下,各不相同。菊花的颜色也有很多,红得像火,黄得似金,白得若雪,绿得如玉,粉的好似一片云霞,还有那白中带绿的,更是清幽淡雅。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45、这是明喻。春风和剪刀,脸和红苹果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46、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47、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48、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49、联系上下文思考:神奇的手指什么?“流连荷兰”,为什么放句首?
50、(9)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51、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52、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53、进行说明或讲道理时,不叫“比喻”,而叫“打比方”。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54、所以站在学生角度去指导学生把握比喻句的用法时,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去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充分运用自己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来在口头表达或者写作的过程中运用比喻句。
55、邵敬敏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的定义是:比喻是用与本体本质不同但有相似性的喻体来描写或或说明本体,从而更形象生动地表现本体的特征或作用,这种辞格叫比喻。
56、学生交流后小结:这两句话形成了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荷兰人获得土地的不易。但那么不容易得来的土地,荷兰人没有种粮食,没有建房屋,而是种花。可见他们对花的热爱。
57、仙人球花,像是一个长长的喇叭,正对着蓝天吹奏着欢快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