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名句及翻译及知道的道理
1、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2、(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他们的优点学习,看
3、如果想要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还有谁呢?
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译文:处在尊贵的位置上不要骄傲,处在地下的位置上也不要忧虑。
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7、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8、“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9、译文: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10、(译文)孔子说:“当政的君子不因为人家说上几句好话便提拔他,也不因为他不是好人而鄙弃他的
11、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1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译文) (孟子说:)“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 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1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15、(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16、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18、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19、(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我老师他老人家的道,只是忠和恕罢了。”
20、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2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2、(翻译)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
23、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不去要,不理采)。”
24、(感悟)能抵住诱惑,捱得住贫穷,不畏惧强权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这是衡量一个人品行人格的标准。
25、(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6、(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2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2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9、(解释)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30、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3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32、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3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34、(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35、(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3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38、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3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从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40、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41、(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要考虑看得明白,听的时候要考虑听得清楚,脸上的
4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43、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4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45、(翻译)最完美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有所欠缺的样子,但是却能够永不败坏。最充盈的东西,看起来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
4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47、(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48、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