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关于家的诗句和诗词33句集锦

关于家的诗句和诗词33句集锦

关于家的诗句和诗词

1、《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关于家的诗句和诗词)。

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夜曲闻折柳何起故园情

5、  家与国休戚与共。国家安危关系到千万人家,国有边患,民难相安。《诗经·小雅·采薇》云“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一旦兵火烧到国土,生灵势必涂炭,如晚唐曹松诗中所写的“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老百姓就算想打柴割草、平凡度日也无法实现了。经历安史之乱的大诗人杜甫最能体会战乱造成的家人离散、书信不通乃至死生未知的悲惨,“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家之不家,皆因国已不国。在杜甫边塞诗的代表作《后出塞五首》其三中,他写道“六合已一家”,在批判唐朝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同时,也表达了天下一家的观念。然而时异事殊,这句诗后来被爱国诗人文天祥用来却显得格外悲壮。史载,文天祥被俘后在元大都狱中集杜甫诗句而成组诗,以宋末帝年号“祥兴”来命名。其中第三十七为:“幽燕盛用武,六合已一家。眼穿当落日,沧海有灵查。”此时南宋灭亡,蒙元铁骑已征服天下,“六合一家”成为不争的客观事实。但诗人不愿忘却故国,他犹然泪眼婆娑、遥望南方,希望能从远海的落日余晖中寻觅宋朝的遗踪。“灵查”即“灵槎”,代指宋帝的舟驾,也是宋王朝的象征。这种心情像极了遗民诗人林景熙在宋亡后题写于陆游诗卷后、隐隐回应那首著名《示儿》的诗句——“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家国之痛透彻心扉,沉郁悲苦无以言表。

6、今欢笑复明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7、亲情是成长的摇篮,在她的哺育下,你才能健康成长;亲情是力量的源泉,在她的浇灌下,你才能茁壮成长;亲情是灵魂的圣火,在她的照耀下,你才能事业有成;亲情是治疗伤痛的灵药,在她的抚慰下,你才能百痛全消。

8、 放下垂钓的丝线,斟满一杯美酒,遥望白云尽处的孤村。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10、 释义: 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11、总神仙清福,前辈家庭。试问凌烟图相国,何如洛寺写耆英。

12、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念奴娇·道人元是》

13、莫便匆匆去,秋风萧条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留连处。

14、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15、故乡今夜思千霜鬓明朝--(唐)高适《除夜作》

16、金居芳邻最吉祥,玉润府宅出栋梁。 满园春色人长寿,堂前清溪源流长。

17、付与长年,教见海心波浅。萦云玉佩五侯门,洗雪华桐三春苑。

18、解析:很小就离开了家乡,垂垂老矣才回来,乡音还和儿时一样,可两鬓早已斑白,迎面走来的小孩子们,没有一个认识我的,都笑着问道,这位老爷爷,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啊?

19、家是温暖的港湾,它带给人们的感受是“温暖,家是永远的岸,它带给人们的感受是。”梦魂萦绕和永远的牵挂。有关家的诗句(温馨.幸福)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20、因为有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牵挂,生命才不会因无根而枯萎。

21、家就是家,“家”是一辈子围绕着我们的一个字。

22、海残夜江春入旧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北固山》

23、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24、——罗伯特这双手表达的情感是感激、欢乐、忧伤和希望;它们表明,从他还是个小伙子,一直长到现在这么高大,对他的家始终没有减力,而且也不要他报答。——狄更斯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25、家庭的温馨每个人都想拥有的,因为每个人都拥有美好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快乐的家庭。

26、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2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唐)《逢入京使》

28、——孟德斯鸠在家中享受幸福,是一切抱负的最终目的。——塞·约翰生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

29、——三毛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周希陶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

30、长安玉桂国,戟带披侯门。惨阴地自光,宝马踏晓昏。

3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关于家的诗句大全.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3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____宋之问《渡汉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