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故事300字左右
1、如果问:1946年,徐悲鸿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时,教几年级?你也许答不出。但要问:现在名校中的名师教几年级?你一定脱口而出——毕业班。且不说大学,就说一窝蜂扩招的名中学,师资匮乏,便让高二老师教高高一老师教高初三老师晋高依此拆低补高,最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教初一。
2、1982年李汉魂夫妇回国访问,与邓小平在一起
3、顺便说一下,考虑到许多名人都具有相同的品行,在具体描写时就采用各有侧重的办法来表达。比如都是名将的,《陆抗英雄相惜》重点描写陆抗与羊祜同为名将的惺惺相惜,《乔一琦忠义殉国》则重点描写乔一琦在萨尔浒之战时英勇杀敌直至跳崖殉国的情景。同是状元,《钱福落拓不羁》主要讲述了钱福放荡不羁的才子情怀,而《唐文献无欲则刚》则重点描写了唐文献清心寡欲的正直形象。同是收藏家,《朱大韶美女换书》描写朱大韶作为收藏家的痴狂,《韩应陛四世藏书》则重点反映了藏书家保存书籍的艰难和不易。同是出家人,《船子和尚舍身传法》描写了船子和尚为了传法不惜舍身入水的无我境界,《娄近垣趣谈养生》则重点反映道士娄近垣注重自然、接近生活的一面。同是医学家,《李延昰因病学医》《王宏翰学医救母》主要表现了古代医生学医自救的不屈志向,《韩半池悬壶济世》《夏仲方辩冤柴胡》则表现了医生普渡众生的高洁情操。诸如此类,如晋代葛洪所说:“殊途同归;其致一也。”虽然人物性格各异,故事情节不同,但是他们所代表的向善品质却都是相通的。(历史名人故事300字左右)。
4、释义: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5、我现在非常喜欢看《128位世界名人故事》,因为这本书让我知道了那些名人和他们的故事。正像培根说的那样:用伟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名人故事作文300字篇3冯如(1884-1912),原名冯九如,字鼎1884年1月12日(清光绪九年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曾在乡间私塾就读数年,辍学后居家务农。
6、古代封建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钱财。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非常痛恨。
7、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本来不富裕的家庭就变得更困难了。欧阳修还有一个妹妹,一家三口人的负担全落在他母亲的肩上。小欧阳修天生好学,聪颖过人,嗜书如命。但家里穷,怎么办呢?母亲郑氏粗通文墨,她就教儿子和女儿读书。没有纸笔,母亲就把沙土铺在地上,让他们用芦秆当笔练习写字。(历史名人故事300字左右)。
8、《云间邦彦画像》有册页和石刻两种。册页包含徐璋真迹和后世临本,因传世版本资料不尽完善,记录的肖像数字与实际有较大出入。这里当然不会、也没有能力去探讨这些问题,仅介绍一下《松江历代300名人故事集》与《云间邦彦画像》的重叠与错位。本书所选人物有40个左右在两本书中都有收录。《云间邦彦画像》中共有90多幅作品,本书收录的人物不到其中的一半。这可能会引起人们的疑惑。其实,主要跟两本书的选择范围与方式不同有关。首先,徐璋在选择《云间邦彦画像》的人物时,是以松江府所有的管辖地域为范围,而本书的选择范围主要是立足于松江区,并无资料显示与松江区地域有交集的人就没有收录,而松江区比松江府管辖范围要小得多。其次,《云间邦彦画像》中有一些人物是无名氏,现在的人并不知这些作品所画的人是谁,所以无法收录。第《云间邦彦画像》中有些人物的史料没有传世,本书撰写原则是不能凭空创作,一定要建立在史实基础之上,所以这部分人也无法收录。综上所述,由于本书与《云间邦彦画像》定位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存在错位也在情理之中。当然,我们这样的收录原则是不是合适,算不算过于拘谨,会不会弊大于利,都可以商榷。说得从容一点,也算是给后来者留下进一步探讨、突破与发展的空间吧。
9、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0、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1、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12、冯如在村中的私塾读书时,非常勤奋,学习成绩在同班同学中名列前茅。他在写作时常常流露出许多幻想,并提出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如小鸟为什么会飞上天呀,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为什么可以飞快飞慢,甚至有时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老师看到他的这些作文,称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名人名言网欢迎您的光临
13、1608年,荷兰有一位眼镜制造商叫汉斯?李波儿赛,他的两个孩子很调皮,也很聪明。一天,偶然一个机会,两个孩子从店铺里拿来两片透镜,一前一后摆弄着,用眼睛张望着。孩子们惊讶了,他们发现远处教堂上的风标又大又近。李波儿赛得知此事也很高兴,他就用一个简易的筒,把两块透镜装好。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
14、读完《名人故事》这本书,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精选名人故事作文300字合集五篇5爱因斯坦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他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后更忙了,很少能呆在办公室里,一切日常事务性工作都由秘书处理。
15、小孩子天性好玩,但胡适不同,他小时候在台湾大病了半年,身体很瘦弱,举止文绉绉的,他有时也喜欢玩一些游戏,但大多数的时间是文静的。
16、同治十一年(1872年)陈兰彬得到曾国藩、李鸿章的荐举,被任命为幼童出洋肄业局之“洋局”第一任正委员,带领梁敦彦、詹天佑等第一批留美学生,官费赴美国留学。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陈兰彬在美期间,被委古巴专使,往古巴调查了解古巴华侨受奴役、受迫害等情况。光绪四年(1878年〕,被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的第一任公使,在华盛顿设馆常驻。。在任期间,关怀侨胞工作生活,竭力保证华侨利益,深受华侨爱戴。光绪七年奉诏回国。被赏二品顶戴,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授资政大夫,又被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署兵部右侍郎(正二品),还任礼部左侍郎(正二品),光绪八年壬午(1882)科乡试校射大臣,光绪九年癸未(1883)科会试复试阅卷大臣、武会试校射大臣等职,盛极一时。
17、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18、林召棠(1786~1872年)字爱封,号芾南,吴阳镇霞街村人。父泰雯,任东安县教谕。召棠少年随父教馆攻读。清嘉庆八年(1803年),17岁为秀才,学使姚文田称赞为"海滨俊才"。嘉庆十七年,学使程国仁评阅其考卷,“以大器目之”,选拔为贡生。道光三年(1823年)癸末科状元及第。据传他应试时,因运笔过快,不慎使“本”字竖笔带起小钩,皇帝阅其卷末批曰:"今科得一佳元,一字笔误偏旁,非关学问"。授职翰林院修撰。
19、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20、有一天,岳母挖野菜回来,发现沙地上写满了“举朋”二字,心想,我让他写“鹏举”,他偏偏写成“举朋”,这不是心不在焉吗?于是,她怒冲冲地把岳飞喊到身旁,厉声质问起来。
21、 柴国柱墓,又称大哈门墓,位于大通黄家寨镇大哈门村,地处清水沟脑,娘娘山东麓,今已无存。《西宁府新志》载:“太子少保左都督总兵官柴国柱墓,在县(指西宁县)治北六十五里清水沟子。副总兵时秀墓附焉。次子甘肃总兵时华墓今无考。”柴国柱墓地所在地有条清水河,水源是从娘娘山流出左右两股水,流至墓前汇合,然后东流出沟注入北川河。1958年时,墓周围尚有土墙围定,土墙长88米,南北50米。据说墓园原有封冢35座,南北横向排列成行,并有石牌坊、石碑、石人、石马、石狮等。据大通训导问昙、增生梅汝调所著《邑草志·柴家坟记》记载:“碑高皆九尺,龙冠虎座。前建石牌楼一座,三楹,上书‘钦赐祭葬恩荣一品’。左右列石人石马石狮二。”1976年8月至9月,清水沟要修筑大哈门水库,为配合水库建设,省文物部门对柴国柱墓进行了发掘。发掘时,墓园仅存几个封土堆,地面其他设施已被破坏殆尽。柴国柱墓为长方形石室墓,用黄褐色岩石错缝平砌,以白灰作浆,共八层。柴国柱尸骨尚存,用多达20层的衣物裹成柱状。墓内有墓志一方,阴刻篆书,计67字;墓志铭为阴刻楷书,计1634字,详细记载了柴国柱的一生,与《明史》《明实录》《明史记事本末》《西宁府新志》等史籍大致相同。随葬物品有铜、锡、玉器和货币等,特别是玉器,制作非常精美。柴国柱墓的发掘,为研究青海地区明代墓葬形制、衣冠制度、随葬品的陈设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为古代建筑、艺术、书法、绘画、雕刻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尤其出土的墓志铭,是研究明代青海地方史的重要史料。
22、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23、白起一声令下,秦军迅速地把赵括包围了起来。赵括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之后,终于熬不住了,就想带兵杀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给射死了。
24、释义: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5、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听信巫婆的欺骗,以为这是“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了病人的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的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是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恶的巫婆,她们是‘活鬼’,千万不能让她们缠住病人,否则病人会有性命危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他研究了治疗方法,为病人扎了几针。几天后,那妇女的病慢慢好起来。张仲景又为她治疗了一段时间就痊愈了。从此,一些穷人生了病,便不再相信巫医的鬼话,而是找张仲景治病。最早使用肛门栓剂通便法
26、耳聋的治愈日渐渺茫,又痛失心仪已久的恋人,这双重的打击使顽强的贝多芬支持不住了。1802年他写下了一封绝笔信,即现在被称之为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在信中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理想和痛苦。凡是误解贝多芬的人,如果仔细总结了他的遗嘱,都能发现其中真实的原因,从而原谅他的种种缺点。
27、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28、(作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戏曲学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松江区文联主席,上海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院长)
29、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30、上小学时,小贝跟父亲之间甚至还约定了一个常规“赌局”:如果小贝能站在禁区边不助跑射门,每次把球踢中门柱,就能从父亲那儿赚到50个便士。总是赢到零花钱的小贝很开心,直到长大成人后他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31、看了孔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孔子是一个自幼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也正因为严格要求自己,才有了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的称号。
32、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33、朱熹、张栻在株洲分别时。为纪念这次湖南讲学、南岳游历,张栻写了一首诗《送元晦尊兄诗》(见《南轩集》),盛赞朱熹之才,称颂两人情谊。朱熹回赠了《二诗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见《朱子年谱》),也对张栻进行了一番溢美,以纪念他们友谊和株洲之行。
34、这年,欧阳修主持进士考试,规定凡是写艰涩险怪文章的考生一概不取。有个考生在文章中这样写:“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意思是:天地初分时,万物始生长,伟人方问世。欧阳修想:“这个人一定就是刘几!”于是戏谑地在其后续写道:“秀才剌,试官刷。”意思是:你秀才的文章违背事理,考官就把你刷掉!还用大红笔把文章从头到尾横涂一道,称作“红勒帛”,批上“大纰缪”三个字张榜公布。后来发现这个人果然就是刘几。考场文风因此发生了改变,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朴素的文章了。
35、卡莉·菲奥里纳:从母亲那里受益匪浅。惠普前任女掌门卡莉。菲奥里纳曾是男性主导的硅谷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精明强干、坚忍不拔的卡莉曾两度荣登财富“最有权威的女企业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卡莉从小就受母亲影响,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坚强、博学和热爱生活,并受益一生。
36、有一天,天气晴朗,李白心想:这么好的天气,我才不愿意窝在屋里读书,出去走走,多好啊!走了没多久,他就看见一位老奶奶拿着一根铁杵在砂石上磨,李白好奇的走过去问:"老奶奶,你在干什么?"老奶奶回答:"我在磨绣花针。"李白惊讶的说:"可是你的铁杵那么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呢?"老奶奶却不动神色的说:"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为什么铁杵就不能磨成绣花针呢?我刚开始磨的时候铁杵有这么粗,现在你看......只要功夫下的深,什么难事都能做成。"李白顿然醒悟:对呀!老奶奶又说:"你是附近学堂里的学生吧?大白天不好好读书,跑到这里疯玩,这可不好啊!你要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不管做什么事都会成功的?李白听了老奶奶的话深有感悟说:我会牢牢记住的,谢谢老奶奶,我去上学了。"李白以后再也没有逃过学,刻苦用功,日后成为名垂千古的"诗仙"。
37、欧阳修通过大力改革文风,发现了许多人才,经过他的提拔,一个个都成了名家,其中就有王安石、苏轼和苏辙。古代名人故事300字篇三:三国人物之赵云《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里面刻画了众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善妒多疑的曹操,兄弟情深的刘关张,七步成诗的曹植……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义薄云天的赵云。
38、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39、大历四年(769)正月,杜甫经洞庭入湘水,到达潭州(今长沙),准备去往衡州(今衡阳)。二月,杜甫舟行至凿石浦,这是杜甫在株洲停留的第一个地方。凿石村现为株洲市天元区栗雨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一个行政村,凿石浦风景秀丽,深深吸引了杜甫,杜甫在此住宿了一夜,并留下千古名作《宿凿石浦》。
40、于是士气大振。一时间旌旗摇动,鼓声喧天,汉军步步进逼,楚军乱作一团。交战不久,楚军大败而逃。
41、在聂耳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哥哥也一起跟着学吹笛子,后来,他们用压岁钱买了一只竹笛和一把二胡,从此他们的家里就乐声不断,常引得路人停下脚步聆听。
42、 生活在今天的西宁人,你知道多少西宁的古墓?康王墓、祁秉忠墓、李文墓……这些承载着厚重的青海历史的名字背后又有多少传奇故事?它们坐落何处?何时修建?
43、作为松江区首部以地方历代名人故事为主题的专著,本书共收录了从汉末到现当代共300位松江地区名人的故事,力求名人影响力与故事生动性的平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松江历代名人身上展现出的人性光辉、精神底色和云间风度挖掘出来。让大家近距离触摸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过的真实而伟大的灵魂,也让年轻一代了解到正是这些历代名人的情怀、智慧与付出,才使松江的文脉一代代传承至今,从而激励他们发扬先贤精神,绵延松江文明。希望这本具有独特风格的故事版《云间邦彦画像》,能通过人物延伸故事,通过故事丰满形象,通过形象传递价值。
44、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45、出自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46、“请问我可以和主任谈话吗?”耳机里传来温文尔雅的声音。可秘书一时没听出是谁,按照老习惯回答:“主人不在。”“那么,请您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是新搬的家。”
47、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48、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49、王龁无奈,只好向秦昭公报:“大军长期驻扎在这里,恐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办好呢?”
50、这些白云就像飞禽走兽一样,被他赏玩一番,又放回山里去了。
51、出自《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52、这时,赵国的大将赵奢已经去世,丞相蔺相如又在重病之中,赵孝成王只能派老将廉颇领兵二十万去守长平,一边安抚韩国的难民,一边抵御秦国的军队。
53、聂耳有一位邻居,是一位木匠,闲暇的时候,他喜欢坐在门口吹短笛,这让年轻的聂耳陶醉不已,忍不住跑到邻居的家里,跟他学习吹笛子。
54、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55、差评,2018温州中考语文试卷(附:样卷)
56、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
57、胡适少年时代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胡适九岁的时候在四叔家玩,偶然走进一间卧室,看见桌子下有一本破书,两头都被老鼠咬坏了,书皮也被扯破了。这是一本《水浒传》,他便站着一口气把这本残书看完了。
58、出自《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59、一次,他在朋友那里借到一本《学艺》杂志,上面刊登了苏家驹教授的一篇论文。华罗庚发现者篇论文中有错误,就想写一篇纠正文章,但又考虑到苏家驹是大名鼎鼎的教授,自己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会不会被人认为是班门弄斧呢?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请教王维克老师。王老师鼓励他说:“圣人也会有错误。你如果指出教授的错误,他非但不生气,还会很高兴的。”于是,华罗庚就写了一篇论文,指出苏教授论文中的错误,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
60、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61、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62、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63、炎陵县鹿原陂安葬着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
64、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65、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
66、胡传笃信宋代儒学,尤其信奉程朱理学,是清代正统派文人,曾先后在东北、广东、江苏等地充任高级官员的幕僚或小官僚,最后做了台东直隶州的知州,属于三品官。
67、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68、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69、据说,赵匡胤年少时,因得罪朝廷而闯荡江湖,走遍了天下各地,曾经路过华山,从一群强盗手里救下苦命女子赵京娘,赵匡胤与赵京娘结为兄妹,并独行千里护送赵京娘回家。
70、书分中国和外国两册,精选中国和外国各100个著名人物,讲述他们童年时期的故事,从中可以探寻出名人成长的轨迹。柏拉图、牛顿、拿破仑、曹操、李白、贝多芬、鲁迅、金庸、居里夫人、比尔盖茨……这本书里有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发明家、科学家,有致力于人类精神生产的文学家、音乐家,有赫赫有名史诗试的英雄人物,还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不平凡的人。你知道这些赫赫有名的天才人物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他们是否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童年?
71、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72、太子丹感到为难,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
73、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74、仁宗嘉佑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52岁),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75、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76、孙武便亲见阖闾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
77、廉颇身经百战,在与秦兵几次交手遇挫的情况下,赶紧改变战术,依托有利地形,坚守营垒,暂不应战。秦军几次来攻,廉颇始终不予理会。
78、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79、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80、中考最后一周,这样查漏补缺(语数英),才能突破你的分数极限!
81、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名人故事作文300字篇6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82、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83、从这个故事中我想到我们现代的小学生,想到现代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想到现在整天只想着玩,上网的学生,我们应该看看教育家陶行知小时候是多么勤奋,多么努力,他才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向陶行知学习吗?像他一样,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你难道不想成为吗?所以,我们应该像陶行知一样有这种精神,好好学习,奋发图强,无论你长大是不是个教育家,只要你努力奋斗,就会成功,就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出息的人。名人故事作文300字篇7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名人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丰富情感的人。他们同样有过多彩而快乐的童年,同样经历过痛苦和挫折的考验。所不同的是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向着成功的目标前进。
84、啊!培根,多么伟大的哲学家啊!为了试验而失去了生命,他对科学的执着让我敬佩,让我难以忘怀。
85、杜甫四十五岁那年,安史之乱爆发,他身陷战乱,饱受磨难,无奈走上漂泊之路。期间,他漂泊湖南、湖北两三年。
86、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87、公元1637年1月11日,徐霞客从江西武功山进入湖南茶陵州(今茶陵县),开始了为期113天的“楚游”。这位大地理学家布衣草履,从湘东到湘南,足迹遍布株洲、衡阳、永州等地,书写了5万余字的《楚游日记》。
88、林召棠自幼聪敏好学、才智超群,不少师长“看出”他必成大器,这不足为奇。地方志记载的两件预言林召棠中状元的事,却奇而有趣。
89、孙武毫不留情地说:“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孙武执意杀掉了两位队长,任命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
90、孙武晋见吴王之后,呈上所著兵书十三篇。吴王看后,赞不绝口。为考察孙子的统兵能力,吴王挑选了100多名宫女由孙子操练。
91、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商末周初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被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
92、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93、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
94、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95、李汉魂在广东任省政府主席6年8个月。那时他住在韶关黄岗山半山上的仅有四间的小房子里,领导了一个以清廉着称的战时省政府。
96、第一道坎,是对“松江”的理解,即对入选人物的属地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