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用纯关于节俭的名言警句
1、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2、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4、●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5、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6、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7、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
8、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9、凡事应该事先做好准备,不要等到下雨了,才想到要修补房子;口渴了才想到要挖井取水。至于自已常生活所需,应力求节俭朴素不要浪费。参加宴会时,餐会结束了就回家,千万不要沉迷在宴席热闹的气氛中,舍不得离去。日常学用的餐具,只要实用干净就好,即使是很普通的瓦罐、碗盘,也胜过价格昂贵如金似玉、却不实用的器皿;饮食要合乎自然简单、营养均衡与卫生三个原则,不能偏食,即便是自家菜园里种植的普通蔬菜,也胜过稀有珍贵的佳肴(山珍海味不易消化)。不要建筑华丽的豪宅,不要图谋肥沃的土地,一心一意希求累积财产。
10、——培根。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成由勤俭破由奢●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有钱时摆阔,没钱挨饿●欲求温饱,勤俭为要●紧紧手,年年有●勤能补拙,省能补贫●思前顾后,吃穿常有●精打细算,油盐不断●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精打细算,油盐不断●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一粥一饭汗珠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成物不可损坏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11、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关于节约的古诗有哪些,现代关于节约的名言又有哪些君子以俭德辟难。
12、●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13、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培根
14、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榜上有名;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光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15、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1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
17、0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1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出处)李商隐《咏史》。
19、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赵善琼《自警编•俭约》
20、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2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22、真理是我们所有财产中最有价值的,所以让我们节约吧。——谚语
23、 天刚亮时就起床,打扫庭院,不论室内、屋外都要整齐清洁;天黑了就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晚上睡觉前关锁门窗,一定要亲自检查。不论是一粒饭或一口粥,都要想到它得来很不容易,粒粒都是农夫辛勤耕耘的结果;纵然是半丝半缕的布匹,也要珍惜物力制造的艰难。(惜福与修福同样重要) 凡事应该事先做好准备,不要等到下雨了,才想到要修补房子;口渴了才想到要挖井取水。至于自已常生活所需,应力求节俭朴素不要浪费。参加宴会时,餐会结束了就回家,千万不要沉迷在宴席热闹的气氛中,捨不得离去。日常学用的餐具,只要实用干净就好,即使是很普通的瓦罐、碗盘,也胜过价格昂贵如金似玉、却不实用的器皿;饮食要合乎自然简单、营养均衡与卫生三个原则,不能偏食,即便是自家菜园里种植的普通蔬菜,也胜过稀有珍贵的佳肴(山珍海味不易消化)。不要建筑华丽的豪宅,不要图谋肥沃的土地,一心一意希求累积财产。 行为不端正,好说是非,喜欢挑拨离间的人就是三姑六婆,也是淫乱偷盗的媒介;婢女美丽侍妾妖艳,并非闺房之福。选用做事的仆人,不要选择外貌俊美的(又不是选美),妻妾最忌浓妆艳抹,争奇门艳。(容易争风吃醋,竞相奢华,醇成家祸。) 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当饮水思源常念祖宗之德,逢年过节祭祖时,一定要心存诚敬;子孙即使再愚笨,也不能不教导他读经,更应该给他机会,让他接受圣贤的教诲。立身处世务必节俭朴素;教育子女要因材施教,使用适当的方法,更要合乎义理。不要贪图意外(侥幸)之财,饮酒要有节制不可过量(酒能乱性,酒醉醇灾,时有所闻,不可不慎!)。与肩挑货物的小贩交易,应当体恤他们靠体力谋生不易,不要斤斤计较,贪小便宜;看见生活穷苦的亲戚或邻居,必须温和地给予关怀和照顾。 以居心刻薄(现实、势利)创业起家者,其福报享受绝无长久的道理,违背伦常道德的家庭(父不父,子不子),很快就会导致衰败灭亡。兄弟叔侄等至亲,在财物的分配,须帮助孤寡者多分一些,长幼有序内外责任要分别清楚,家规须严谨分明,执行要严格认真。听信不明理的妻子所说的话,因而造成父子、兄弟之间亲情失和,甚至分离,不是大丈夫应有的作为?过份重视钱财,却亏待父母,即是不孝,没有资格为人之子。嫁女儿选女婿要注重品德,不要贪图金钱物质的享受,索取丰厚的聘礼,娶媳妇应该寻求贤淑女子,不要计较嫁妆丰盛与否。(女子贤淑才能相夫教子,协助丈夫成家立业)。 见到有钱、有势的人家,就表现出巴结奉承的样子,是可耻的行为;遇到贫穷的人,就摆出轻视骄傲的样子,这种行为最是低贱。在乡(族)里要避免与人争斗甚至打官司,打官司到最后都没有好结果;(既劳民伤财,又失和气。)待人处事应避免多话,因为言多必失(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要避免因多话而伤人)。不要倚仗势力欺凌孤儿寡妇;不要贪图口腹之欲(贪吃),而任意杀害动物。性情古怪、孤僻又不合群,还自以为是的人,错误和后悔的事必定很多;颓废消沉自甘堕落的人,难以成就事业。 喜欢亲近不良少年,结交流氓,日子久了,必定受到连累;与老成持重,能够约束自已(管理情绪)的人为友,遇到急难时,就可以得到他的指导与帮助。 轻易听信他人的议论,未经查证,怎么知道不是对方藉机诬陷,挑拨离间呢?应当忍耐,再三思量、查证,以明辨是非、善恶;因事与人相争,怎么知道不是自已的错?必须平心静气地想清楚,不要意气用事。帮助别人的好事,不要记在心上;接受别人的恩惠不能忘怀,要常存报答之心。凡事不要做过头了,应适可而止,要记取(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得意之时,要懂得谦让,不可以沾沾自喜,执著、捨不得放下。 人家有喜庆,应该诚心祝福,不可以嫉妒(量大福大);人家遭遇不幸时,应当同情怜悯,不可幸灾乐祸。做善事希望人家看见,不是真善;做坏事怕人家知道,便是大恶。见到美色而与起淫欲的念头,要小心自已的妻女也会遭到同样的外境;把怨恨藏在内心,外表装作若无其事,却暗中害人,是最损阴德的事,灾祸将会连累到子孙。只要一家人能够和睦相处、平安顺利的过日子,虽然三餐不继,也觉得幸福快乐;该纳的税早目缴完,即使口袋毫无剩余,依然心安理得欢喜自在。 读书志在学习圣贤,做官能把思放在国家百姓身上;谨守本分,安于命运不妄求,一切顺乎时局、天理而行。能够做到这样,差不多就可以接近圣贤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