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古诗大全30首
1、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2、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____林杰《乞巧》
3、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4、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权德舆《七夕》
5、邵秀萍:笔名风信子、风子、如兮,江苏靖江人。喜欢音乐、诗歌、旅行等,环境工程毕业,对易经、佛学、哲学、心理学、药学、建筑学等都有一定的研究。诗作散见《诗选刊》《芒种》《中国太湖风精品集》《流派诗刊》《关东鹿鸣》等各大纸媒与网络。诗观:用诗人的眼光看世界,用智慧的头脑写人生。
6、叶如钢:男。旅美学者。业余写诗,译诗。尝试过多种诗写风格。主张诗写语言精炼,有内容,有深度。
7、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咏荷诗》江洪
9、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10、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词(唐)崔颢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11、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七夕(唐)崔涂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12、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__王建《七夕曲》
13、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清)张潮《幽梦影》
14、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