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著名历史人物
1、“胯下之辱”指从别人胯下钻过去的耻辱,也可比喻有才能的人在未显达时能够暂时忍受耻辱。
2、韩信是淮阴人,年轻时家里穷,饭都吃不上,却喜欢舞刀弄剑,村里的一群少年经常欺负他。
3、吕不韦改善着子楚的生活,并且,献上了大量的金钱宝物给秦王的宠姬华阳夫人。
4、她是千古第一才女,擅词能诗,崇尚典雅,别是一家;得遇良人赤绳系定,桂馥兰馨;当年明月都被弹指一挥,消散成灰后成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最难将息。只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1899年2月4日,美国和菲律宾共和军之间爆发战斗,并迅速升级到1899年的马尼拉战役。
6、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7、他作战勇猛,是一位军事天才,汉武帝曾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不至学古兵法。”汉武帝为奖励他的军功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宅第,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霍去病是西汉著名抗匈将领,是一位少年将军。多次以少胜多,立下赫赫功劳。
8、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
9、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无辜被害,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10个著名历史人物)。
10、他位居内阁首辅,年幼聪慧,7岁能通六经大义,16岁便中举人;年少成名,才高气傲,却不负盛名;他整顿吏治,赋税改革,只因“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奈何了却君王天下事,却落得个没身之后,名秽家灭的结局。
11、他是北宋词人,长相丑陋,出身于贵族之家;他为人雄爽刚烈,却擅文能诗,尤其写得一手好词;他喜任侠,但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字里行间尽显断肠失意。
12、●上榜理由:赵惠文王时,虽有强秦虎视,而诸侯无敢忤赵者,皆因赵有廉颇蔺相如。廉、蔺二人初不和,后释疑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尝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几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廉颇年尚能一饭斗米,肉十斤,于十大名将中为高龄第一。(笔者按:廉颇亦勇矣,惜乎未得其时,故赵使者言: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有廉、蔺之士而难霸者,天不佑耳。)
13、成语“不欺暗室”意为虽独处隐僻处,亦居心端正;形容为人坦诚磊落。
14、战国时,吕不韦是一个商人,善于投机和囤积居奇,所以富甲一方,名声远扬。
15、梁天监五年,魏中山王元英率军数十万围钟离,韦睿与右卫将军曹景宗奉命往救,率军进屯邵阳州。随即在敌营前,通宵达旦筑成营垒,又激战一整天,数次挫败魏军进攻。时值淮水暴涨,他遣将以小船载草,灌上膏油,焚烧敌桥,另遣敢死之士上前搏斗。在梁军总攻下,魏军大败,溺死、被杀者各10多万,被擒5万。韦睿因功进爵为侯,任右卫将军。
16、1913年2月国会选举接近尾声,国民d取得重大胜利。1913年3月袁世凯惶恐不安,策划构陷宋教仁,未果之下,指使洪述祖派刺客在上海火车站将宋教仁暗杀。
17、有一个,一个屠户少年拦住了他说:要么,你用你的剑杀了我,要不,你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18、明朝初期诗文三大伙儿之一——刘伯温(刘基)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强将法。他辅佐朱元璋进行帝业、开辟明代并竭尽全力维持国家的稳定,因此驰名天下,被后代比成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中国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合称“明朝初期诗文三大伙儿”。
19、继又率部攻占镇江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授淮兴翼统军元帅。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国。二十五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
20、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21、●上榜理由:岳飞亦为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名将之一生精忠报国。其军队号称“岳家军”开创中国此后“X家军”习惯叫法之先河,以善使钩镰枪闻名。早在南宋末年,岳飞的事迹就成为说话艺人的素材。(笔者按:现在看到最早的一种是熊大木编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后改题《武穆精忠传》,八卷八十则,刻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又有钱彩等编次的《说岳全传》传世,清朝时曾遭禁,因岳飞抗金,金即清也,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出版过,此书更将岳飞神化,说岳飞是西天佛祖的金翅大鹏所化,更增添了传奇色彩,其情结、人物与刘兰芳先生之《岳飞传》大致相同。)
22、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23、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
24、钱钟书18岁时考入美国圣公会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他常为父亲钱基博代笔写信,由口授而代写,由代写信而代做文章。
25、秦始皇是个千古一帝,统一了中国,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和货币。不管是当时,还是以后,都有利于社会的经济和历史的发展。他主张修建的长城,现在成了世界闻名的古迹。
26、后来,子楚被接回秦国,立为太子,后来,成为秦王。
27、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28、梁天监四年,韦睿督军北伐,攻拔北魏小岘城,随即进军合肥。魏将杨灵胤率众5万来,梁军惧不敌,请求增兵。韦睿认为,兵贵齐心不在众,应速与战。遂列阵,待敌临近,指挥猛冲,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战舰围攻,强弩齐发,魏军大溃,梁军入城,斩俘万余人。
29、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
30、 王蕃(228—266年),字永元。庐江松兹人。三国时期吴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先后任吴国尚书郎、散骑中常侍等职。王蕃依据张衡学说,结合观察天文实践,重制浑天仪,用勾股定理求出圆周率15提高了测定黄赤交角的精确性。其制造的浑天仪既灵巧又实用,在“浑仪”上标明地球与日月星辰的运行,从而说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等节气,以及何时昼长夜短,何时昼短夜长,何时昼夜相当,并由此制订历法。撰有《浑天图记》、《浑天象说》。所著《考度论》载入《晋书》、《天文志》和《宋书》。《三国志?吴志》称他“博览多闻,兼通术艺”。因其性情耿直,不愿对昏君俯首听命,不肯巴结佞臣,吴甘露二年(公元266年),被吴国暴君孙皓无故杀害,死时年仅39岁。由于此时松兹属庐江郡,治皖,(今潜山县梅城镇)故有潜山县人和庐江西南人之说。松兹位于潜山西南,因此,清安庆府志、宿松道光志、民国志皆记载为宿松人。
31、坐骑:踢云乌骓。兵器:楚戟(演义为虎头盘龙戟,一或天龙破城戟)。铠甲:乌金甲(在锻造中加入乌金强化坚固性,乌金甲为黑色)、虎皮红战袍。
32、 朱书(1654—1707),一名世文,字字绿,别号杜溪。祖籍宿松,生于潜山,二十岁时随父返归杜溪故里。是清初著名学者、古文家,与方苞、戴名世一起被誉为清初三才子。对桐城古文学派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是倡导皖江文化的第一人。宿松旧县志载:“朱书,幼颖异,父语以古今治乱及忠孝大节,辄了了。长博极群书,经籍、子、史、韵、书皆手录。日作蝇头二万余,更加丹铅点乙……康熙丙寅(1686年)以拔贡游京师,褐衣布履,名动公卿。壬午(1702年)举顺天乡试,癸未(1703年)登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甲申,(1704)召入英武殿纂修《佩文韵府》,赐松花岗砚及鹿雉鱼等物。辰入酉出,积劳成疾,上遣太医诊视,纶音赐问,皆异数也。官终翰林院编修。”一七零七年,朱书卒于京师,归葬故里杜溪,方苞为其撰墓表。朱书一生勤于笔耕,创作颇丰,著有《仙田诗在》、《朱杜溪稿》、《游历记》、《怡斋诗文集》、《松鳞堂偶抄》、《寒潭琐录》、《评点东莱博义》等。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受到当时文化界名家的推崇。只惜其著述大多毁于《南山集》案,今仅存《杜溪文集》。《游历记存》、《评点东莱博义》。
33、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鄄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
34、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
35、有一天,范逵去陶侃家投宿,带了很多的车马仆从,陶侃发了愁:客人来了,可怎么招待他们呢?
36、 石良,(1319—1394)字松颜,元末宿松新安乡杜溪村人。系南宋都统辖石兴宗之孙。石良秉承祖训,自幼习文练武。元末群雄并起,石良纠集一方义勇,屯田养兵,保卫家乡。宿松旧县志载:“良天性果毅,谋略沈雄。元末盗起,剽掠无虚。日集乡民筑城垒寨捍御之,十年之间盗畏其盛,不敢犯境,民赖以安。”。1361年率部赴九江归顺朱元璋,挂统兵元帅印。在攻克湖广,策应同安、舒城中屡建军功,于洪武二年封武德将军,洪武十年进敕五节将军,由英武卫管军正千户加洪塘湖养兵千户。晚年致仕终老于乡,享年75岁,葬杜溪,墓后今存洪武皇帝敕建的诰敕碑。制曰:“安邦扩境,在蓄将才,叙爵赏功,用申朝典。石良天资果勇,智略老成。盖自宿松仗义之初,能遏众寇,使一方无警,民庶咸安。当是时也,群雄并起,汝未尝轻于服从。及予大业已定,汝乃籍其人民、率其士伍以归予我,可谓知天运而识时务者也……。”
37、他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自幼就聪明过人,才华早显,身居右丞;他精通音律,工于书画,一时名动京城;其诗澄淡精致,闲远自在,一片水墨不着色画;其画思入神,体物著情,寄怀感兴,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
38、他是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两度挥师北伐,所向披靡;无奈慷慨激昂的杀敌报国之志遇上了昏君贼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英雄落幕风波亭,其志难鸣,其屈难平。
39、他是西汉名将,善骑射,爱士卒,出征匈奴,激战连连却犹如笼中困兽;寡不敌众只得兵败投降。无奈小人作怪圣意难违,自此相去万里,人绝路殊,有家难回,太史公也为其鸣不平。
40、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的一员,也是我国杰出的大文豪,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还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改革家。
41、是役斩获近两万人,给匈奴以沉重打击。因功与霍去病并为大司马。卫青一生七次率兵击匈奴。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作战常奋勇争先,将士皆愿为其效力;处世谨慎,奉法守职。漠北大战后未再出征。
42、郭子仪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六尺有余,也就是现在的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勇武不凡。安史之乱爆发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
43、正是靠着苦学,范仲淹考上科举,走上仕途,成为大文学家和政治家。
44、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
45、他是“南阳五圣”之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庙堂之高,他能助王灭敌国;江湖之远,他可经商名动天下;激流勇退,他不恋功名爱逍遥,美人怀中笑。
46、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Blaxland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
47、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48、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三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
49、范仲淹住在庙里读书。每天的生活十分清苦,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粥。
50、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51、放榜后,按礼节考中的学生要去拜谢主考官,不想以第二名身份来的不是曾巩,而是年青的学子苏轼,欧阳修才知闹误会了。
52、辅佐刘邦建立西汉皇朝的战略家——张良张良(约公元250-前186年),字花药,汉族,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人。汉高祖刘邦的关键谋士,与韩信、萧何并列入“汉初三杰”.他以优异的谋略,帮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后斩获天地,被封号为留侯。
53、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故汉尼巴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同吕布共类。
54、●上榜理由:项羽少有大志,力能举鼎,自言:“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又有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以八千江东子弟兵起事,后拥兵数十万,号称“西楚霸王”,先灭秦,后与刘邦争天下,败于九里山前,终于乌江自刎,却留下一段霸王别姬的千古佳话。(笔者按:京剧《辕门射戟》中,吕布有一段摇板转二六的唱段,第一句是“将军休要逞刚强,刚强怎比楚霸王。”可见连吕布都敬畏项羽。又梅兰芳先生之京剧《霸王别姬》不可不看,这里强烈推荐。)
55、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
56、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3月,太平军转战到武宣东乡,洪秀全正式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州。在永安滞留期间,进行了休整补充和制度建设,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治制度的雏形。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围桂林,克全州,入湖南。在全州战役中,冯云山战死。太平军转战湖南途中,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阐明太平天国“扫除妖孽,廓清中华”宗旨,号召广大群众纷纷响应。湘江上的纤夫、船工;码头上的挑夫、搬运工;城镇中的铁匠、商贩、木匠;以及郴州、桂阳山区的煤矿工人,参加起义,太平军迅速壮大。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队伍增至50万,声威大振。2月,太平军水陆兼程,沿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等重镇。
57、入选理由:地球人都知道——就俺们导演不知道!见过和没见过杨贵妃的人都知道杨美人是以富态美而被誉为四大美人之一的,不然何来“环肥燕瘦”一词?可你们瞧那范冰冰瘦得跟猴似的,横看竖看都不像杨玉环,倒像杨玉环的丫环。真不知导演是什么思维方式!
58、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干二净。
59、墨子,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60、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61、胡三省注《通鉴》时曾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赵之所恃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赞》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批判赵王迁而迁怒其母,未必妥当,但他的义愤填膺,与读者的心是相通的。这种义愤。起着强烈而深刻的教育作用,也是对爱国志士的慰藉。扩展资料:英雄是文学分析与心理学里常用的概念。童话中的主人翁就是人格分析与心理学里的英雄。人生就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人活着就是要扮演英雄的角色。自始至终都是一名英雄。
62、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
63、多年之后,韩信在刘邦手下立下赫赫战功,被封楚王,衣锦还乡。
64、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65、于是,姜小白,呃,也就是齐桓公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66、韩信(?-前196),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庶孙,为避免与同名的名将韩信相混,史书多称其为韩王信。韩国被灭后一直在韩国故地生活,后随张良入关任将军之职,不久又任韩国太尉,领兵攻取韩国故地。韩国平定之后受封韩王。并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
67、朱熹(1130-1200),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继孔孟以来最杰出的儒学的大师。他的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朱熹给中国人带来了更严格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其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其“存天理,灭人欲”等观点,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68、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69、赵云: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称西蜀五虎上将。
70、周瑜,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0年,东吴大将。字公瑾,庐江舒人。出身官宦之家,仪表英俊,聪颖过人,多谋略,人称周郎。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任大都督。
71、千家之祖——姜子牙姜子牙,吕氏,名尚,字子牙,也称吕尚。汉族,寿至139岁,依次辅佐了六位周王,由于赵国祖先而称“太公望”,别名姜公。西汉初期,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总督名),被誉为“师尚父”,辅佐周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成王灭商。
72、他不甘心受人奴役,揭竿起义,振臂高呼,天下云会响应;力主伐无道,诛暴秦,始称王;终归是草莽英雄,无帝王之度,诛故人,寡恩忘旧,昨日称王如昙花一现,无才无德难主沉浮。
73、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74、 段光清(1798—1878),字明俊,号镜湖,宿松县凉亭镇仙田村段家老屋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以大挑一等分发浙江。历任建德、慈溪、江山等地知县,为官清正、干练,口碑颇佳。咸丰二年(1852),调任鄞县知县,在任内采用恩威并施的办法,平息了数起民变事件。超擢为宁波知府,旋升宁绍道台,兼署宁波知府,摄鄞县知县,兼任垂直三级的地方长官。咸丰八年升任浙江按察使,有“浙省第一能员”之称。段光清在浙江为官期间,经常深入民间察访民情,深受百姓的爱戴。浙江民间流传他的“巧断毙鸡案”,其案件虽小,但影响广泛,被载入《中国古代经典奇案》、《中国近代史通鉴》、《清朝野史大观•清人逸事》、《清代州县审判衙门》等多部书籍。因政绩出色,咸丰九年(1859)三月受咸丰皇帝连续五天五次召见,并被咸丰皇帝授予“平易近民”匾额。同治丙寅年(1867)年引疾乞休,享年81岁。有《镜湖自撰年谱》存世。
75、他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仕路蹉跎却洁身自好,“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临川四梦》剑指金科玉律,社会黑暗;亦能奏响“爱情绝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最是哀怨动人。
76、赵高于是问左右的大臣:“这究竟是鹿还是马?”大臣们大都害怕赵高,所以有的人默不作声,有的人为了讨好赵高,就说献上的是马,只有小部分正直的大臣坚持说是鹿。赵高暗中记下了那些正直大臣的名字,后来就借故把他们杀害了。
77、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时期过渡、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爆发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开始到1918年11月,历时4年3个月,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5%。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400多万人,共有840多万人阵亡,另有2100多万人受伤。
78、老子(约前571-前471),中国历史最伟大的哲学家,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其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奉行“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政治理念。道教在其学说的影响下产生。老子所着的《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79、对于母亲的汤药,必定亲自尝尝,看看会不会太烫或太苦,才放心地端给母亲服用。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母亲足足病了三年,他也服侍了三年,母亲的身体才好转过来。
80、湛氏非常贤明,她对陶侃说:你去留住客人,我自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