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纳兰容若最爱的女人是谁52句集锦

纳兰容若最爱的女人是谁52句集锦

纳兰容若最爱的女人是谁

1、关于纳兰的妻妾,按照豌豆所说的正史来说,原配卢氏、续弦官氏、侍妾颜氏三人应该说争议较少,纳兰家族资料上都有说明。

2、沈宛为江南艺妓,才华横溢。纳兰曾纳她为侍妾,后被-迫分离。不过,容若似乎对这段分离始终耿耿于怀。似乎觉得自己辜负了她。而在他快要离开人世之时却不知现在的她身在何处。别人若对不起自己将很快忘记,以容若的性格,自己若对不起别人,那将是终生不忘。只是在他生命垂危时,“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即分自责,几分自嘲,他或许也认为过这段分离是冷落了一个不该冷落的人才会对她身怀歉疚。

3、纳兰性德去世后,他的师友徐乾学、顾贞观、严绳孙、秦松龄等人为其编成《通志堂集》二十卷,包括赋一卷,诗、词、文、《渌水亭杂识》各四卷,杂文一卷,附录二卷。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法、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此外,他还编刊过《大易集义粹言》、《词韵正略》、《今词初集》、《通志堂经解》等书。纳兰性德真正被主流社会所认同是由于和徐乾学一同编著的大型文学丛书《通志堂经解》,而不是因为他的词,词只是“艳科小道”,并非正途。(纳兰容若最爱的女人是谁)。

4、纳兰从不关心前者,但对后者极为向往。可惜古人认为不足弱冠之年,是不可以填词的。有一次他来到广源寺,恰好在院中听到一群女子在悄悄谈论秋水轩唱和,于是忍不住驻足聆听。

5、恋人入宫,之后荣若还抱着限满出宫,此时若若尚未与卢氏结婚,她要留着正配等自己的恋人。而他的表妹一样在等待着与他的再相逢。“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这是容若描写了他的恋人与一般宫女望幸的相反,表明表妹依旧女儿身,始终属于自己罢了。不过在她还未出宫,容若便去了另一个世界。而容若的表妹则因倾心容若的缘故无端遭人猜忌,被送入冷宫。那些与容若在一起的时光不知是否让她在寂寂冷宫回忆着“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6、后来,他在至交好友顾贞观的引荐下,认识了一个江南才女,那就是沈宛,一个带着江南水乡灵气的女子。她同样柔情似水,同样深深了解纳兰容若的灵魂,可以感受到他心中的痛楚与悲伤。(纳兰容若最爱的女人是谁)。

7、在这天前,他们还沉浸在即将为人父母的喜悦中,可在这一天她突然死于难产。突然得好像,一切都只是梦。

8、——所以,才一般认为富森为沈宛所生,就是因为不可能让他流落民间。

9、容若在表妹入宫后不久便结识了第一任妻子,刚开始容若并不想与其成婚,因为他等着他的表妹,那才是他理想的正配。不知是家人的催促,还是容若决的表妹不再回来,或是卢氏太好,容若娶了卢氏。婚后二人琴瑟相和,“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椅斜阳”。然而这段爱情并没有持久,卢氏红颜薄命,婚后四年便离开了容若。卢氏死后,容若更加悲痛。“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妻子的死并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更加的悲痛“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10、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嵩并称“清词三大家”。

11、纳兰性德手简真迹,被中国纳兰性德研究界奉为“国宝”,今藏上海图书馆。手简共三十六通。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被证实的纳兰性德手稿遗墨,价值极高。 

12、代表作品:《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

13、纳兰成德十七岁那年,京城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是他父亲明珠升任兵部尚书,于是很多官宦人家开始操心他的婚事。其二是词坛盛事“秋水轩唱和”在京城一个官员别墅中开始,并且声势越来越大。

14、在他婚姻中,为了繁衍家族血脉开枝散叶,还有一个侧室是颜氏,可是他那三年一心只有卢氏。无论公平与否,他尊重她但并不爱她。

15、“试想人们既然不知她的去向又怎么能知道她为纳兰生下了遗腹子呢?

16、其次便是他表妹以及沈宛,一个是求之不得,一个是红颜知己。

17、二十四岁时,纳兰性德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词》,康熙十七年(1678年)又委托顾贞观在吴中刊成《饮水词》,取自宋朝岳珂《桯史·记龙眠海会图》“至于有法无法,有相无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惜此两本词集今皆不见传本。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道光十二年汪元治结铁纲齐本和光绪六年许增榆园本),今存词一共348首。

18、卢氏逝世三年后,纳兰容若在家人的安排下续弦官氏,无论家世还是才貌,官氏颜氏都是万里挑可情之一字并不能如此衡量。

19、周之琦:纳兰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能及。容若长调多不协律,小令则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能使残唐坠绪,绝而复续,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亚乎?

20、他的原配卢氏。两人成婚后一直很恩爱,卢氏死后,纳兰性德一直都郁郁寡欢,并写了很多诗词悼念亡妻,首首都哀婉凄楚,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最后纳兰性德死的那天,是他原配的祭日。

21、顾贞观: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

22、唯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23、他念完后,紧张地指着一株枯树说:咏的是那株白梅花。

24、可从花架后出现的他,自然唐突了佳人。但也是在这时,他真正参与了秋水轩唱和,观众则是这几个女子。

25、他再也看不见她的容颜,再也听不到她的声音,除了梦里再也感受不到她的存在。她离开了人间,他的世界从此支离破碎。

26、周之琦《怀梦词》中有和容若悼念卢氏之作《青衫湿遍》曰:“道光乙丑余有其省之戚,偶效纳兰容若为此,虽非宋贤遗谱,其音节有可诉者。”故可知那为纳兰自度曲,情感真实,自然的抒发了对亡妻的爱。

27、沈宛是康熙年间的著名歌姬,而且她还才华出众。她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青格儿。据记载,沈宛是名将沈均之女,母亲是著名才女肖婉。沈均战死之后,母女两人被鳌拜收留,而肖婉为了保住女儿,委身于鳌拜。不过,肖婉之后不堪忍辱上吊自杀了。鳌拜便把沈宛收为义女,并且给她新的名字:青格儿。 

28、而让他想不到的是,她的新娘就是三年前开始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命运似乎极其眷顾他,让他们有如此深的缘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9、夜风吹起之时,院中蔷薇花架微微摇晃,花架旁的女子纷纷躲避好似无尽的花瓣落在身上,唯独这个女子傻傻站在原地,任凭花瓣落满香肩。

30、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31、纳兰性德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近人夏承焘先生《词人纳兰容若手简·前言》称:“他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文学而卓有成绩的文人。”纳兰能诗善赋,尤工词,虽生长于钟鸣鼎食之家,且“密迩天子左右,人以为贵近臣无如容若者”(《通志堂集》卷19附录),然其词境凄清哀婉,多幽怨之情。他自己在《与梁药亭书》中曾写道:“仆少知操觚,即爱《花间》致语”。从他的某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晚唐《花间集》的风味。

32、除了卢氏和沈宛外,纳兰容若还有一个深爱的女子,那就是与他青梅竹马的表妹。或许说这是他的初恋也并无不可,但他只是把情意藏在诗里。而她则对纳兰说:清风朗月,辄思玄度。

33、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脆翘。

34、要说纳兰容若一生最爱的人是谁,那自然是他至死都难以忘却的妻子——卢氏。

35、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纳兰容若和卫琳琅感情只是传说 纳兰婚姻很悲凉

36、他们的爱情还未曾开始,便在皇权之下结束。每一个旗人女子都有一个福利,那就是选秀。而她,在家族的需要下参与选秀,并且进入了皇宫。

37、他写了很多情诗,给自己的妻子——卢氏。他发现卢氏有着和自己相似的灵魂,她温柔纯真,并且善良柔情。最重要的是,他们心心相印相知相爱相识。

38、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纳兰氏,原名成德,后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二十四岁时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词》,后委托顾贞观在吴中刊成《饮水词》,惜此两本词集今皆不见传本。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今存词一共348首。

39、后来,纳兰容若为卢氏写了很多悼亡诗,他写下了“当时只道是寻常”,写下了“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写下了数不清让人泪下的诗词,在梦里徘徊不愿醒来。

40、东南望,辽金残毁的城垣尤在,元大都址上的明清北京城紫气东来。辽宋于会城门北、紫竹院一带进行了“高梁河会战”辽军铁骑的驰援,使宋军大崩溃。金兵攻陷辽幽州城,在其上建中都城。元人将金中都付之一炬后,东移城廓建大都城。历史变迁,王朝更迭,都邑兴废,引发了纳兰性德的无限感慨。纳兰性德从驾到西山黑龙潭,写下《忆秦娥·龙潭口》“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古苔横啮。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黑龙潭位于画眉山北,在山嘴处东北石崖下。

41、在纳兰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首先其别业就名为“渌水亭”。无论现关于渌水亭所在地点的争议怎样,无论它是在京城内什刹海畔,还是在西郊玉泉山下,亦或在其封地皂甲屯玉河之浜,都没能离开一个水字。是一处傍水的建筑,或是有水的园囿。对于水,纳兰性德是情有独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水认作有生命的物质,认为是有德的。并用水之德比君子之德。滋润万物,以柔克刚,川流不息,从物质性理的`角度赋与其哲学的内涵。这一点被纳兰性德这位词人尤为看重。

42、一道宫墙隔绝了两个人,而她也在宫中早早逝去,香消玉殒。

43、并把自己的著作也题为《渌水亭杂识》。词人取流水清澈、澹泊、涵远之意,以水为友、以水为伴,在此疗养,休闲,作诗填词,研读经史,著书立说,并邀客燕集,雅会诗书——一个的道的文化沙龙。就在他辞世之时,也没离开他的渌水亭。与之相比,同在水泉丰沛的海淀,大将僧格林沁却造旱园,在园中起山神庙。权宦李莲英于海淀镇闹市中置产业三处,方便起居却无水趣。宗室商人萨利建宅通衢,招摇有余,风雅稍逊。试想,如果这位伟大的以水为性,借水寄情的词人没有了水,他的情感激发和创作灵感的迸出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几近干涸。如果以山为题、以山为怀,那他的艺术也定是另种风度了。

44、他娶的第一任妻子卢氏,名字无法考证,是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是名门闺秀。结婚那年,纳兰公子20岁,卢氏18岁,夫妻恩爱。

45、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46、王国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47、纪念馆按其笔下的“郊园”设计,由主展厅、录像厅和画厅组成,通过大量历史文物表现其一生,后其墓地出土的墓志铭、朝珠、封诰、康熙铜钱等也在此馆展出。

48、康熙很重视纳兰性德,因为满人的文化其实并没有汉人高,但是纳兰性德很有才华,关键还是正正经经的满人,所以康熙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才子。而一向喜欢诗词的青格儿也对纳兰性德非常倾慕。但是在一次康熙出巡的时候,康熙遇到了青格儿,并对她一见倾心。这个时候纳兰性德虽然被青格儿的痴情打动,但是他是不可能和皇帝抢女人的,所以他之后娶了卢氏为妻。

49、他同样爱上了她,可是他心中最爱的,依然是已经逝去多年的卢氏。

50、纳兰性德的诗词中,有不少是因扈驾游历北京西山一带风景名胜时写作的。这些地方至今几乎都有迹可寻,有史可稽。这些因名胜古迹生发的感慨和情致出之有处。通过对所写地方进行体察,能够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认识纳兰性德此类诗词创作的起因和他丰富的文史知识,以及对客观事物形象准确的感受。纳兰性德曾随康熙幸游“八大处”宝珠洞。他扈从玄烨凭高远望,写下《望海潮·宝珠洞》“漠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

51、——本身研究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很早以前就没有涉及任何有关沈宛的研究,但是后来一步一步补充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当然,研究不是一言堂,就像“京华何处渌水亭”一样,都是有几种意见和说法的。豌豆言及纳兰的妻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